小小的一颗减肥药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灰色产业链。被告人大段大段的供述,让人心惊。他们知道自己卖的药品“不正规、有问题”,但还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昧着良心,铤而走险。近日,椒江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周某等19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
2014年6月,周某开始向邵某销售添加了西布曲明、酚酞的减肥胶囊。2016年3月,张某成为周某的供货商,他明知周某生产减肥胶囊,却将化学原料药西布曲明、酚酞销售给周某。同年8月份,周某雇佣颜某等三人参与减肥胶囊的生产,至案发,已向邵某销售逾百万元。
邵某进货后,将胶囊加工成苹果闪电瘦、燃脂天天瘦等名称的减肥产品向社会销售。而在此期间,王某、曾某等人向邵某购买减肥产品进行转卖,赚取差价。之后,多名被告人辗转购买添加了西布曲明、酚酞的减肥产品,并通过淘宝网店对外销售。他们的销售金额从数十万到上百万元不等。
自己卖的药究竟有没有问题?生产、销售这些减肥药的人都心知肚明。生产减肥胶囊的工人谭某交代,他们的工厂既没有厂名,也没有生产许可证之类的证书,入厂前他没有经过培训和体检,厂里面灰尘很多、不卫生,产品肯定不合格。
销售减肥药的程某说:“我认为是有问题的,第一因为进货渠道不正规;第二吃了有副作用;第三不正规的减肥药效果很好;第四防伪标贴和封口贴都整张发过来,正规产品厂家不可能叫卖家贴这些标贴。”
明知有问题,他们为什么还卖呢?因为“正规商品药效不好,几乎没有回头客”,“我当时买房子亏损了50万,为了尽快赚钱”,“卖这个提成的收入高”……回答千篇一律,都是朝钱看。可悲的是,他们的贪婪,不但坑了自己,还坑了消费者,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据了解,上文中提到的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药物,会增加一些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酚酞是化学品和临床处方药,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长期过量服用可造成人体电解质代谢紊乱,严重时甚至可诱发心律失常。西布曲明和酚酞,都是国家明令禁止添加在食品、保健品中的药品。
在庭审中,控辩双方围绕具体事实进行了举证、质证,对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及量刑等发表了意见,进行了法庭辩论。19名被告人一一向法庭进行了最后陈述。由于案情比较复杂,法庭宣布休庭,将择期宣判。
预警!明晚天气将有转折!
检察机关调研督导监狱巡回检察改革试点工作 宋文娟参加
合武铁路提速到250公里 金寨首次始发动车组列车
生态城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加码” 惠及于民
永昌社区排水忙
这样的减肥药,你还敢买吗?
市教育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培训班开班
太平洋产险宁波分公司为“三农”撑起保护伞
男子酒驾被查 竟用嘴咬民警“大闹”交警队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很快出台
西安空气质量同比有改善
公安县食药监局全力保障两会期间食品安全
温湛滨: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0多次违法+未年检+无证驾驶,谁给你的勇气在东莞上路的?
秦都全面推行河长制“管”出一方生态美景
市委书记檀云坤到华安县高车乡调研
蜀冈之上再现"宋亭""万松叠翠"和“小香雪”盛景
睢县涧岗乡中心小学开展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
陵城:流动党旗别样红
改善空气质量石家庄市推出“44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