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张书明,杭州桐庐人, 1989年任舟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书记,1992年任舟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舟山市机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党委书记,1999年1月退休。
争议:舟山是否需要建机场
我1934年出生于浙江桐庐,父母都是农民,小学毕业后因为家境原因没再上学。
16岁那年,我参军入伍,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绿军装。在部队里,我得到继续读书的机会,进入浙江省计划统计训练班学习。 1952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临安地委工作。
一年后,临安地委撤销,舟山地委成立,我来到当时的定海县人民政府工作。
跟很多同一批来舟山工作的同事一样,我在海岛一呆就是几十年,为这块土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在舟山建设发展中,参与朱家尖机场整个筹备和建设过程的经历最让我难忘。
1983年,我在城乡建设委员会当主任。当时舟山作为偏远海岛,交通非常不方便,往返宁波还没有开通轮渡,一遇上大风天气,船就得停航,旅游搞不起来,经济就上不去。
为了改善海岛交通条件,发展旅游事业,舟山想尽快建成自己的民航机场。
事实上,对于舟山是否需要建机场,从一开始就出现过不同的声音。有部分市民认为,舟山家底薄,客流少,机场就是建起来,经营也要亏本。不过,也有部分市民认为,为了振兴舟山经济,我们必须建一个方便旅客出行的民航机场。
选址:看到朱家尖眼前一亮
1986年,我开始参与朱家尖机场的立项工作。
我们先请上级有关部门来舟山考察,我带专家们去了舟山本岛的紫微、马目、北蝉、临城等地,经过一番实地调查,专家们认为这些地方净空条件不好,不适合建机场。
当我们来到朱家尖时,大家眼前一亮,都感觉把机场建在这里比较理想。
上世纪80年代的朱家尖,还是一个海岛,尚未造大桥,需要从沈家门坐船过去,但它距离本岛很近,而且与沈家门、普陀山构成“旅游金三角”。
1987年初,我们又邀请国家民航局、华东民航局、浙江民航局等部门的几十位领导、专家,专程来朱家尖进行实地考察。
他们走田野、登高山、看图纸,经过分析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朱家尖是当时舟山建机场最理想的场址,它处在舟山经济、文化和旅游的中心,机场的建成肯定有利于舟山旅游业的发展。
只是有一点不够理想,朱家尖没有跟本岛用桥相连,尚属于外围海岛,旅客来往不便,下了飞机还需要坐船。而且由于朱家尖顺母山脉较多,山峰较高,是否会对飞机航行造成阻碍,最后还得征求航行专家的意见。
批复:同意把机场建在朱家尖
1988年上半年,我们邀请国家民航局航行司司长金焕章和华东民航局设计所几位专家来舟山,他们对机场周边环境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对每个山头海拔进行计算、测量。
最后,专家们认定,朱家尖适合建民航机场,不过,一定要注意加强通信导航设备的配备,而且每座山头夜间都要设置指示标记。
专家的认证给我们吃下一颗定心丸。不久,舟山正式向浙江省政府打报告,时任省长沈祖伦签发同意该报告,并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
我们还由副专员陈泰声带队,专程去北京作汇报。没想到,我们的诉求被当场驳回,他们认为舟山有个岱山机场,可以利用起来,不必再另外建一个。
我当场就跟他们讲,建机场是舟山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发展旅游的需要,也符合邓小平同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而且,受海岛地理条件的制约,岱山来回本岛、普陀山十分不便,加上岱山机场已经破旧,只能满足战斗机的起降,民航的经营很难正常进行。
有关同志认为我们讲得蛮有道理。第三天,我们就接到通知,同意把机场建在朱家尖。
援助:列入第一批加拿大援助中国项目
1988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同意舟山在朱家尖岛曙光农场兴建舟山民航机场,并命名为“舟山朱家尖机场”。同年,工程指挥部正式成立,我出任常务副指挥,我们马上抽调人员开展前期筹备工作。
在筹备过程中,当时的浙江省副省长徐启超率领省民航局局长等来舟山实地考察。
徐副省长曾经在美国留学,求学期间结识了很多好友,当时的加拿大总理就是他的同窗。为改善浙江省的交通条件,徐副省长争取到了加拿大政府的支援,想引进加拿大冲8飞机,开通杭州-宁波-舟山-温州的空中航线。
同年,加拿大政府派官员来舟山进行考察,他们先后到朱家尖、普陀山,转了一圈后对舟山的旅游业非常感兴趣,认为舟山确实很需要建这样一个机场,并把朱家尖机场列入第一批加拿大援助中国项目,援助了我们很多设施设备。
像现在普陀山机场安装的通信导航设备,全部是加拿大政府当时赠送的,中、加双方还多次互派人员进行考察和交流。
事实证明,加拿大援助的通信导航设备质量确实很不错,在机场多年运营后,国家民航局校飞中心对朱家尖机场进行校飞,依然能达到起降要求。
获奖:在舟山建筑史上前所未有
从1988年拿到批准文件,到1992年底动工兴建,机场项目又整整耽误了5个年头。原因之一是有人提出舟山不能建机场,他们认为,一是舟山经济条件太差,没有财力建机场;二是宁波新建了机场,离舟山很近,没必要再建;三是舟山地方小,客流量少,经营要亏本。
关键时刻,浙江省咨询委有关领导挺身而出,帮我们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最终省政府同意,将朱家尖机场计划任务书上报国家计委。
1992年6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朱家尖机场计划任务书。消息传来,我们都很振奋。当年年底,我们就开始动工兴建。那时乘船到沈家门要近半小时,从沈家门到定海又要将近一小时的车程,为了不影响机场建设,从1992年到1997年,我们全体工作人员就住在朱家尖农场原来的职工房内,居住条件十分艰苦,四栋平房,冬冷夏热。经过指挥部全体同志的艰苦奋斗,朱家尖机场终于建成。
1997年8月8日,舟山朱家尖民航机场正式通航。在由国家计委、国家民航局、华东民航局、浙江省民航局以及省市有关部门参加的综合验收中,朱家尖机场被评为优良工程。
其中,场道工程先后荣获江苏省扬子杯和国家计委银质奖,软基础处理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信导航工程获华东民航局优秀奖,候机楼设计获浙江省优秀奖。
一个工程能获得如此多的奖项,这在舟山建筑史上前所未有。
机场建成后,我又干了几年,直至65岁退休,圆了我为舟山建设发展添砖加瓦的心愿。
机场的建成和使用,为舟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也标志着舟山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后来,朱家尖机场更名普陀山机场。 2017年,在通航20周年之际,普陀山机场收获了客流量破百万人次的成绩单,晋级成为客流量“百万级”的国际空港,我们这些机场曾经的建设者们深感欣慰。
【作者】张书明;徐莺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长效办理工作机制
上海城市环境APL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获世界银行可持续发展行长奖
绿色出行缓解“停车难” 公共交通是首选
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创新创业
健身行业乱象:推销员售卡拿提成 无照经营现象频现
张书明
今天“雷雨大片”可能还有续集 建议市民减少室外活动
猴嘴街道盐坨社区组织戏曲爱好者开展戏曲交流会
东营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商飞公司深化合作座谈会召开
抢占制高点 紧抓关键点 打造支撑点 科技创新成为新余发展[核]动力
女子因乳腺癌恶化不幸离世 两枚角膜留在苏州
高新区大乘汽车科技产业园加快建设施工中
汉宜社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讲座和应急演习
雨花区委书记张敏调研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
湖南省住建厅: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原则上13个工作日办理完毕
重庆95后大学生跨越百公里下乡 为农村孩子送“安全”
春天已来!加油,中国!
家务也有评判标准!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决赛来了
市公安局召开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城关区开展重点区域立面净化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