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聚力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


——写在“全国革命老区行”大型采访收官之际
书剑盛夏六月,激情飞扬。
巴中日报社派出7路记者,历时一个多月,深入到全国革命老区、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采访。
6路记者匆匆的身影行进在赣南、大别山、左右江、沂蒙山、遵义、太行等全国重点革命老区,1路记者走进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
“石榴坐在六月的枝头,用流光溢彩编织膨胀饱满的梦想”。6路记者用笔触聚焦这些革命老区抢抓机遇的意识、振兴发展的思路、担当进取的精神和创新实干的方法,从具有可比性的方面反映这些革命老区的发展轨迹,“跳出巴中看巴中”,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聚力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提供借鉴。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
近年来,赣南、大别山、左右江、沂蒙山、遵义、太行等革命老区,抢抓机遇、创新突破、成绩斐然,走在了全国众多革命老区发展前列。
巴中同为革命老区,地处秦巴山区,系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是一代又一代巴中人不懈奋斗的梦想。
巴中一直在奔跑——建地设市以来,历届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弘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精神和“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的时代精神,不畏艰难、破浪前行,推动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巴中人民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巴中依旧在追赶——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当前巴中最主要的矛盾;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是当前巴中最基本的市情。进入全省千亿俱乐部,唯有努力追赶、不断跨越,除此没有别的选择。
巴中从来未放弃——
决胜脱贫攻坚、补齐发展短板、加快缩小与先发地区的差距,成为巴中最紧迫的任务。不懈怠、不折腾,撸起袖子加油干,巴中人民一天也没有停歇。
穷则思变。每一天,我们都在记录历史;每一天,我们都在创造历史。
2017年12月18日,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举行,进一步明确巴中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实施“六大突破”,强化“六个推进”,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奋力走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新路子。
巴中,把新时代的蓝图绘就!巴中,把新征程的号角吹响!
发展战略、总体思路已经确定,奋斗目标如何完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市委书记罗增斌、市长何平身先士卒,和他们的同事率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打开心门、走出山门。
——2018年4月18日至20日,市委书记罗增斌率队赴江西省萍乡市、吉安市、赣州市,学习考察赣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经验;
——5月1日至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平率队赴大别山革命老区湖北黄冈、安徽六安学习考察;
——4月24日至27日,市委副书记余先河率队赴广西百色、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学习考察;
——4月16日至19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李映率队赴山东临沂、枣庄学习考察。
都在大发展,巴中怎么办?
5月14日,市委第52次常委会会议暨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围绕“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主题进行专题研讨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凝心聚力,推动巴中振兴发展。
思路更加明晰,目标更加坚定,认识更加统一。
向既定的目标出发,巴中义无反顾、风雨兼程!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五月底,巴中日报社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以主流媒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书记罗增斌在四届市委第52次常委会会议暨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上“借鉴其他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丰富完善我们思路办法”的重要要求,决定抽派采编一线精锐,分赴其他革命老区采访,把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带回巴中、学习借鉴。
六月初,巴中日报社兵分7路、尽锐出击,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使命感,扎进莽莽太行、记录赣南经验、采访遵义发展,感悟大别山的华丽蝶变、聆听沂蒙山的低吟浅唱、目睹左右江的时代风采……
在赣南——
采访组历时七天,行程1500公里,从赣州港口建设、赣州矿业转型、赣南苏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赣南苏区特色农业发展、井冈山挖掘本土红色文化打造旅游胜地等五个方面破题,为我们带来别具一格、耳目一新的赣南经验。
在大别山——
采访组用敏锐的视角,以六安、黄冈为点,深度挖掘六安市如何绘制绿色生态的城市名片、如何打造“六安茶谷”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探访黄冈产业园如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引擎、黄冈中学如何擦亮教育“金字招牌”,其经验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可落地。
在左右江——
采访组的笔触重点落在百色,所采写稿件:《百色芒果四年时间如何成为全国第一》,让人热血沸腾、干劲倍增;《百色抢抓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新机遇》,使人深受启迪、摩拳欲试;《百色旅游突围之路:巧打养生文化联盟三张牌》,叫人茅塞顿开、心胸豁然;《百色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令人百读不厌、不忍释卷。
在沂蒙——
采访组下农村、到乡镇,进企业、入园区,渴了,喝过山泉山;饿了,泡碗方便面;累了,就着石阶暂歇;困了,旅店和衣而卧。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草根经济”、城市规划等方面,审视沂蒙变化、讲述沂蒙变迁,一个活力沂蒙、奋进沂蒙、全新沂蒙跃然纸上,让人倾慕。
在遵义——
采访组白天采访、晚上赶稿,坐公交、搭便车、骑共享单车,六天时间,为读者呈现了创文成功的遵义经验、规划先行的交通路径、新村建设的乡愁记忆、辣椒演绎的“红色风暴”,所讲述的故事、所记录的事迹、所勾勒的画卷、所总结的经验,读罢,让人掩卷深思。
在太行山——
采访组七天时间行程2000公里,到达山西最东南的林治、河南最东北的林州、河北最西南的武安,深度采访了太行山革命老区城市的红色旅游、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其中,长治旅游业的两块金字招牌、林州城市建设的精气神、阳泉集体经济支撑乡村振兴发展的样本,给人印象深刻,让人深受启发,其绝妙处,让人不由拍案叫好,击节称赞。
……

方寸之木,高于岑楼。坐井观天,天如井口。
各采访组立足巴中实际,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既不藏着掖着、也不盲目对比,有针对性选题、有目的性挖掘、有指向性汇总,力争所探访的路径可以借鉴、所总结的经验可以复制、所记叙的故事可以续写、所见闻的模式可以落地。他们激情探寻、用心记录、冷静思考、客观分析。
从产业发展看——
遵义:小辣椒刮起“红色风暴”:一是选择产业有准星儿,二是发展产业有韧性儿,三是销售产品有狠劲儿,走出了“产业遍地开花、种啥啥就滞销”的怪圈。
从乡村振兴看——
代村:由“落后村”发展成为“模范村”,其凤凰涅槃的蜕变说明:选好带头人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关键。
从城市建设看——
六安:宜居城市建设三条经验:一是全员参与,多方聚力;二是精雕规划,刚性落实;三是明晰路径,有的放矢。
从红色旅游看——
井冈山:形成红色旅游模式:一是整合资源,坚持“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二是市场营销,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媒体宣传”;三是设施配套,坚持把景区做精、做细、做美。
从文明创建看——
遵义:创文“十年磨一剑”,一是解决“上热下冷”的问题,引导全民参与;二是手握“生杀大权”,让“吃苦”的部门变得“吃香”;三是“睁眼不认人”,加大巡查处罚力度。
从商贸物流看——
临沂:曾经“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变成享誉全国的“商贸名城、物流之都”,但是临沂人坚信“没有跑不了的路,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干不成的事”。
从学校教育看——
黄冈:一是强化投入,给钱给编,“砸锅卖铁当裤子”也要发展教育;二是打造品牌,培养名校、名师、名校长;三是扩大开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异地办学,吸引校友投资。
从交通建设看——
遵义:进入高铁时代,形成一市双机场格局,一是站位高远;二是勇于创新;三是规划超前。
从工业转型看——
赣州: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区县特色产业错位发展;为特大项目落户提供“金融粮草”;为引进人才扎根建10万套住房。
从新村建设看——
花茂村:秉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理念,不大修大建,不大拆大改,着力维系乡村原貌,一幢幢黔北民居都能“开轩面场圃”“悠然见南山”,给人“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别绪和“春风不改旧时波”的窃喜。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各采访组在总结别人成绩、探访别人经验的同时,不忘冷静思考、审视自身,跳出巴中看巴中。
我们在产业发展上还有短板——
相对遵义,我们在产业选择上还需错位,我们在产品包装上还需给力,我们在产品推介上还需出新,我们在规模上做大还需用劲。
我们在乡村振兴上仍有不足——
相对代村,我市农村的“主心骨”“带头人”不多,给力的基层组织不多,重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不多,各管各、各干各、各不管的现象普遍。
我们在城市建设上尚须努力——
相对六安,我们要进一步实施中心城区“增绿添彩”工程;要进一步推进“引绿入城、建园补城”行动;要深入挖掘历史,突出地域特色,打造靓丽名片。
我们在红色旅游上还有差距——
相对井冈山,我们的红色旅游呈“来了就看、看了就走”的单一粗放状态,亟须开启集“学习-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留客模式。
我们在文明创建上还要加力——
相对遵义,我们“领导重视、部门乏力”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干部出力、群众旁观”现象普遍存在;不敢真监督,得罪人的思想作祟;处罚不逗硬,讲人情的风气作怪。
我们在商贸物流上差距较大——相对临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大商贸、大物流理念,消除发展思想障碍、坚定发展信心决心;我们要进一步奋力抢抓独特区位优势,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构建内外通畅、流通快捷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我们在学校教育上还较落后——
相对黄冈中学,我们一是继续强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不够;二是着力打造教育金字招牌的力度不够;三是充分实现效益转化的路径缺乏。
我们在交通建设上还要大干——
相对遵义,我们的普通铁路慢、高速铁路无;我们的机场还未正式通航;我们还有区县不通高速公路;我们的城市环线还不通畅;我们的轨道交通还没起步。
我们在新村建设上有着硬伤——
相对花茂,我们很多乡村出现“移民一条街、到村如进城”现象;出现“新居很靓、产业很弱”现象;出现“只有钢筋水泥、缺乏文化内涵”现象。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采访组到单位、进企业、下乡镇、看现场,风里来、雨里去,步履匆匆。
采访组一边走、一边看,一边问、一边记,顶烈日、冒酷暑,无怨无悔。
采访组一边探访、一边总结,一边对比、一边思考,寻长处、找经验,孜孜不倦。
采访组听录音、翻笔记、查资料、赶稿件,食无味、寝无眠,倾注全力。
纷纷成败无凭准,皇天不负有心人。
7月25日晚11时,“革命老区行”第一篇稿件从千里之外的赣州传回巴中。
巴中日报社编辑部,灯火如昼。总编辑、值班副总编辑亲自捉笔,撰写编者的话,与采访组成员沟通交流,和编辑部同志谋划版面。
7月26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白塔山照进巴城,“革命老区行系列报道之赣南篇一”《把“一带一路”重要港口建到家门口》的稿件与读者惶惶见面。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截至今日,本报已刊发“革命老区行系列报道之“赣南篇”“左右江篇”“太行山篇”“大别山篇”“遵义篇”“沂蒙山篇”以及“高端访谈篇”稿件31篇,从策划、采访、成稿,到接续刊发,历时百余天。
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
我们深知,读者的称赞或者批评,都是对我们的肯定、对我们的鞭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为市委机关党报,充分发挥喉舌功能,站在舆论的制高点,为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走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舆论支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本地主流媒本,为全市干群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万众一心、和衷共济,凝心聚力推动巴中振兴发展提供借鉴,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前路漫漫、不敢懈怠,梦想花开、还待时日。
我们一直在路上!
我们一直在努力!

卫计系统奏响新时代健康朝阳建设集结号
丁红都会见中铁建南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高层,对方表示—— 以建设南沙的力度和速度建设河源
取消停电通知(0108-0114)、停电通知(0108-0121)
市卫生计生委采取四项措施做好2018年高考医疗救护保障工作
老人昏倒池塘边 独自从安居走到兖州
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聚力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
净利润增速创近6年新高
大朗:金朗路段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年后开工忙
鹰潭举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技术培训班
[衡南县] 杨洪峰:增加衡南信心 共谋发展之路
安乡县安丰乡中心小学召开县级课题开题报告论证会
17家单位负责人上线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与网民互动
推动全面融合 提升履职能力 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集中“充电”
贫困生应该是什么样子?成舆论争议的新焦点
施工人12小时拆除楼顶楼体广告
早安,佛山 | 佛山全面吹响乡村振兴号角;又一波车牌靓号可选
出租车兄弟联队40台爱心车免费接送高考学生
14公里,省内最长!梅汕高铁丰顺隧道全幅贯通
华安华丰: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
金华车务段管内增开旅客列车17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