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

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生命力,都有它独到的魅力,但是中华民族,以深挚的情感,凝聚起全中国十四亿人口,以及海外的广大同胞、侨胞,那些传统美德(包括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是功不可没的。
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钥匙,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虽然我们有时候感觉老人家们知识陈旧、思维方式过于正统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们心灵的最后的最坚定的依托,我们在现实中碰壁之后,返璞归真,依然会感受到老人家们传承的是至理名言,依然会感受到属于我们民族的内蕴的品质和理念是不能放弃的。这是我们民族的魂,经由老人们,再经由我们,一代一代传承。引导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引导我们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我们政府关爱老人,社会关爱老人,家庭成员关爱老人,是绝对正确的,应该的。关爱老人,就要敬重老人,尊重老人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就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关爱,就要自立自强为老人创造更好的颐养天年的环境,就要对老人放手,使他们有高兴的生活方式,就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树立自己新的社会价值自信和家庭价值自信。 
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尽孝心,使父母衣食丰足,身体康健,精神愉快,一句话,生活幸福,自己难道不会因此感到欣慰和幸福吗?据《二十四孝图说》讲,孔子的弟子子路,因家贫经常吃糠咽菜,“为亲负米百里之外”。老人去世以后,他“南游于楚”,“积粟万钟”,“列鼎而食”,但却慨然叹道:现在即使再想回到吃糠咽菜、“为亲负米”的岁月,也办不到了。子路之作此慨叹不是因为他有吃糠咽菜的特殊癖好,而是因为他在失去了孝亲的可能性之后,对于孝亲这样一种天伦之乐,产生了强烈的怀念。孔繁森在聊城工作的一段时间里,每逢元宵灯会,他就用地排车或三轮车推着母亲围城区观看花灯。对于此一时刻的孔繁森,见者有的用潇洒二字加以形容。这形容极其传神。这正是孔繁森置身于孝亲的幸福氤氲中时那种身心快慰舒展情态的生动写照。

3月25日起 南充新开长沙、厦门航班
四川交警发布清明节交通安全提示
孟津县公路局:冒雨作业全力清淤
“樱花公厕”刷屏朋友圈
男子“花式”进站避安检 阻碍民警依法执行职务被拘留
关爱老人
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 奉献爱心 传递温暖 助力“五城联创”
宝泉岭助力残疾人靠蛋雕创业
爱辉区委书记张建国调研“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情况
化州市总工会开展精准扶贫关爱活动 慰问那务石头咀村留守儿童
体验六马文化,感受赛场激情
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景中建路 路中布景 吴兴交通走廊串起乡村旅游经济链
山路成了“溜冰场” 附近居民出行难 社区、排水部门主动帮居民解忧
【我为党旗添光彩】孙仲堂:在黑土地里种出“金豆子”
民乐农机 服务乐民
政府工作报告把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放在今年重点工作首位
省政府召开全省土地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许志晖在茂名分会场参加会议
高明交警邀多方代表讨论道路交通状况
彭久森:“只要肯干,好日子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