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施茶古风今犹存 文明守礼润人心
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旅途,正口渴人乏之时,有人邀凉亭歇息,并施热茶一杯,对于匆匆赶路的行人来说,该是多么温暖的事啊。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的由来,就缘于这个温暖的历史典故。
据《琼山县志》记载,明大学士丘濬回乡葬母,曾经琼山县西三十里许,其地无憩息所,来往苦,于是建亭施茶水以济行人,施茶村由此得名。时光飞逝,尽管施茶亭今已不复存在,但乐善好施的传统被施茶村民代代传承。
施茶一杯,温暖人心。受施茶古风滋养和润泽,涵育了今天施茶村的文明乡风,村民崇德向善、邻里守望相助,文明和谐蔚然成风。近年来,村里无上访人员、无新增吸毒人员、无刑事案件,成为海口有名的文明和谐村庄。
润泽民心:“暖心庐舍”古风悠
在施茶村委会美社村中,有一间历史悠久的建筑“暖心庐舍”,尽管这是一间简陋的石屋,却是村民乐善好施的见证,也默默滋养和润泽着一方百姓。
据《琼山县志》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琼山“雨雪,卉木陨落,椰、榔枯死过半”;光绪十八年(1892年)十一月,“霜寒风凛冽,前所未有,贫者冻死,溪鱼多死浮水面……”面对“贫者冻死”的悲惨场景,美社村乡贤捐钱捐物,在村中修建了这座石头屋,为村里老幼提供御寒之所。
施茶村乡贤协会秘书长、美社村民王建平告诉记者,古时从府城到金江方向,古驿道经过美社村。于是村中的暖心庐舍,逐渐成为路人的歇脚地。寒冬,村民会准备很多柴火,在气温下降的时候给过路人烧火取暖。古时的过路者都喜欢到美社村停留,到暖心庐舍烤火取暖。
在暖心庐舍内,至今仍保存着两块完好的石匾,左为“礼让休风”匾,右为“光分鳌极”匾。王建平介绍,“礼让休风”为清末民初海南著名学者、教育家王国宪所题赠,“礼让休风”寓意“守礼谦让,春风和煦”,表现了王国宪对村民守礼谦让、孝老敬老美好品德的肯定与赞扬。“光分鳌极”为晚清最后一位琼籍解元曾对颜所题赠,寓意通晓诗书,熟习礼乐,传播文明,特立独行,这既是对村民的寄望,也是肯定。
“严禁贩毒吸毒涉毒;严禁赌博、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凡不赡养、虐待老人和未成年监护不力者,交由群众大会讨论处理……”在美社村休闲广场路边,一块大石头上刻着这样的“村规民约”,几十年的坚守已经将严谨的规则意识潜移默化地融进村民的骨子里,传承古朴民风成为大家的习惯自觉。
行走美社村里,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花梨庭院里,不论主人在家与否,院门要么敞开,要么虚掩着,任由游客随便参观,连村道边种植的花梨树也没有用围栏或钢筋网围住,上演“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现实版。
“我们村民风之好绝无虚假。”王建平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村民房前屋后及村道边绿化的花梨树很多的,但近十年来都未出现过被盗现象。
涵育家风:亮出家训传后人
走进施茶村委会美富村,沿着蜿蜒曲折的村道漫步村中,一座座古朴的民居门前,醒目地张挂着家训牌,“有爱才有家,有德才有福”“勤劳朴实,热心待人;明理处事,诚信为先”“家庭和睦,遵纪守法”。一块块家训牌成了村子一道独特的风景,也让这个火山古村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增添人气。
“当时我们来这个村子调研,发现这里有很好的民风民俗,于是根据村子的特色,打造了家训家风村,形成了古村相得益彰的文化美景。”海南省生态旅游策划研究院院长张悟纲道出了规划打造美富村家训家风文化的缘由。
除了让每户村民公布家训,村民还主动让出宅基地修建了占地面积330平方米的中国村庄家训家风施茶馆。馆里有整体搬迁复制的海南特色民居,有耙犁等老物件,墙上展示有家训和家风两大板块,共收录家训家风106条。在村中的文化广场前,一座废弃的水塔也书上《朱子家训》,并树起耀眼的火山文化图腾。
在家训家风施茶馆里,来自东北的游客刘文吉正指着书写在竹简上的《朱子家训》教育4岁的孙子,“天亮即起床,不能睡懒觉……”自2017年11月26日家训家风施茶馆开馆以来,这里每天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客人前来参观,并接受家训家风文化的教育熏陶。
“家庭和睦,遵纪守法,团结邻里,与人为善”,这是挂在村民王敦海家门口的家训。王敦海与人说话和气,从来没有和村里人发生过争吵,只要邻居有困难他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因为一直严格遵照家训行事做人,王敦海也得到了村民们的敬重和帮助。不久前,王敦海家盖新房,村民们都赶来帮忙。
“诚实守信,勤劳致富;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村民钟文科指着挂在家门口的家训牌说,从自己记事起,家里长辈就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别看就几个字,但都是祖祖辈辈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谈起家训潜移默化的影响,钟文科说,最大的感触就是家里三个儿子虽然都已各自成家,但依然住在一起,尊老爱幼,兄弟有爱,一家人其乐融融。
村民王传代说,自小就听老人教诲“有爱才有家,有德才有福”,并将其作为自家家训,就是教育子孙后代要有爱心、要有德行。最让王传代高兴的是,自家四兄弟虽早已各自成家立业,但一大家人依然和睦相处。如今,上小学二年级的外孙小亮也能将家训倒背如流。
邻里守望:文明向善成风尚
如今的施茶村不仅“面子”光鲜,“里子”也变得更美。施茶村党支部率先在秀英区农村支部推出亮身份之举,即在村中每个党员家门口挂上“共产党员户”的牌子,不仅接受群众的监督,还方便村民有困难或问题时,就近找党员解决。村党支部扎实开展“温暖村庄”创建活动,利用村道围墙、文化橱窗等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开展“十星文明家庭”“文明村组”“好婆媳户”等评选活动。良好的党风带动了文明向上向善的乡风民风。
美社村村民王建治、蔡桂保夫妇悉心照料90岁高龄的继母,继母自患阿尔茨海默病后,大小便失禁,蔡桂保总是守在老人身边立即帮其换上干净衣服,把婆婆照顾得干净清爽。有时老人动手打人、抓人,但蔡桂保从不怨恨婆婆,成为村中有名的孝媳。
2015年5月,王建治年迈的继母从村中走失,就在一家人焦急地四处寻找时,村民们得知消息后,全村400多人一起出动,有的连夜打着手电筒进山寻找,有的开着私家车上公路沿线寻找,经过接力地毯式找寻,2天后终于在一处山中安全找回老人。
去年6月,国群村村民王运吉出生4个月的女儿患上先天心脏病,加上重症肺炎住院治疗,原本靠打工维持生活的家庭花光了所有积蓄,并面对后续一大笔治疗费用。就在一家人无助时,村党支部得知此事,立即通过微信群发动党员干部、村民、爱心企业等捐款,还有人帮助发起网络筹款、微信平台捐助,5天时间累计捐款达13余万元,让年幼的孩子及时得到救治。
去年11月6日早上,村干部吴多友在赶去村委会上班的路上捡到一个女士手提包,他站在原地不见有人来找寻,于是回到村委会当着多位村民的面,打开包发现有现金、银行卡、健康证、户口本等。对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洪义乾通过“施茶党员之家”“施茶工作群”“施茶客栈”等12个微信群,发布失物招领信息,经过村民广泛转发,当天中午就找到失主。“为了我的包包,没想到惊动了整村人,让我好感动。”失主薛女士说。
村民王建平是一名船木工匠,也是一名党员。10多年来,每当有游客来村中参观,他经常放下手头农活和赚钱的生意,免费为游客当导游和讲解员,还帮助游客拍照。
相关链接:
乡村游激活海口施茶古村“一池春水”
一村一品聚人气 乡村游激活海口施茶古村“一池春水”
特色民宿火爆 海口施茶村带给你不一样的诗和远方
感受诗和远方 海口施茶石斛园等旅游线路“五一”人气爆棚
钦南全年查处违法采矿、采砂点73个
[图片]卢家坝渡槽工程进程顺利
市网信办依法约谈四家违法违规网络平台
南宁西乡塘一学生宿舍凌晨起火 疑是手机充电引发
用辛勤汗水换来百姓舒心环境——记香坊区第一环境卫生清洁中心主任周欣
海口:施茶古风今犹存 文明守礼润人心
马骏主持召开市纪委常委会议暨市监委委务会议学习贯彻中央纪委十九届二次全会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地面“长”螺丝,停车市民“中招”
市管廊公司开展防台防汛安全大检查
扶贫队长奔波在希望的田野上
贵溪(白鹤湖塔桥)举行 第二届梨花节
四川将对在这些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发放学费奖补
三益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畜禽屠宰标准化示范企业”
机器人服务生现身山联村 提升游客消费体验
单月PM2.5指标创有数据以来最低值
浔阳区政协深入白水湖街道开展“五访五问”走访活动
6月18日50万人乘火车回京
马文利:引领乡亲建起千亩“绿色银行”
2017年全市服务业投资贡献突出
连云港医生为巴巴多斯小伙子妙手“修”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