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贸区经验在中国大地“扑鼻香”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5年来,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推广全国,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作用。(10月25日《人民日报》)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近5年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为中国对外开放提供了巨大推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证照分离”“一网通办”“四个集中”大大提升了对资本的吸引力;制度创新显著增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发展要素加快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现金流在不同部门单位的通力配合下“聚沙成塔”“聚力成拳”……目前,中国已形成“1+3+7+1”的自贸区新格局,12个自贸区“星罗棋布”在中国版图之上,集聚着向东与向西纵深开放新格局。
自贸区建设是解放思想的伟大成果,是国家战略的深沉考量,是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小,方式大多以对外借款为主。但随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利用外资结构日趋完善,我们对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更高质量的开放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深化全球合作、促进“引进来”“走出去”更好结合、不断满足国际贸易往来的深层次需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可谓是“顺天时、应地利、促人和”,进一步拓展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形成合作共赢新局面。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聚焦国内,自贸区建设的5年里,经历了由1到12的蝶变,仅上海自贸区就累计有包括负面清单、商事登记、证照分离等127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放眼全球,我国目前已签署了16个自贸协定,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遍及亚洲、拉美、大洋洲、欧洲等,特别是2012年启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是目前亚洲在建规模最大的自贸区,涵盖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经济和贸易规模占全球的30%。可以说,自贸区建设,是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生动体现,也更大幅度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全球化能力和在国际合作中的话语权,开创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纪元。
“自贸试验区是国家的试验田,不是地方的自留地”“自贸试验区是‘种苗圃’,不是‘栽盆景’”“自贸试验区是‘首创性’的探索,不是简单优化程序”……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都饱含了对自贸区建设更新的期待、更大的期望。的确,“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各自贸区必须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着眼解决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强化改革统筹谋划和系统集成,全面发挥自贸区的探索性、创新性和引领性,不断彰显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自贸区经验不是一家一户的“独有资产”,而是可复制可推广可共享的“公共财富”。尚未建设自贸区的省份和地区,也要主动学习、深度对接、迎头赶上,让自贸区经验早日在自家土地上生根发芽。只有这样,自贸区建设才能更好地凝聚我国对外开放的全新势头,让自贸区经验在中国大地“扑鼻香”。
(九木)

船山整治“双超” 安全出行
道县:80后大学生田地里创业“淘金” 种植的千亩水稻大丰收
省“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江淮行”电视电话会召开
昨日“出伏”,我市近期多阴雨
【德惠市】召开春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
让自贸区经验在中国大地“扑鼻香”
义务植树 为大地添一片绿
田林:农家书屋成为村民的精神粮仓
“我们是资阳第一批垃圾分类实践者”雁江一中试点启动垃圾分类
龙虎山景区大力整治提升旅游环境
怀德社区千只爱心粽子送环卫工人
郑州火车站东西广场连通工程即将实施
打假团队盯上城乡小超市 牟利还是维权?
“百花放映、情系基层” 大型公益电影惠民系列活动火热展开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人大代表大讲堂”活动
太原市“百日行动”排查出环境违法企业75家
美丽中国长江行,“走”出湖南风采
八旬老人走失来到火车站 民警暖心救助帮其回家
“五一”线下消费重庆人均同比增长1.23倍
北海交警支队多举措深入推进市场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