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普新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工作方案日前下发,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在新区的大连恒基新润水务有限公司院内,一座建筑物的屋顶和墙壁种满了植物,这便是大连海绵建筑的“样板间”。该项目通过建筑物屋顶和墙壁的“海绵”设施留存并再利用雨水,提高建筑物的保水能力,恢复城市的水资源平衡,减少洪涝灾害,补充地下水,防止海水倒灌,减轻污水处理负担,节约并再利用宝贵的淡水资源,保证城市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今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海绵城市”建设。为此,结合生态文明建设,《金普新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日前下发,标志着“海绵城市”建设将在新区全面推进。根据方案,新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为使“海绵城市”建设“加速度”,新区立足“多规合一”,编制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顶层设计海绵城市建设。根据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面源污染削减率、峰值径流系数等指标要求,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进行评估、筛选,确定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清单;新建项目严格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法系统推进,既有项目海绵性改造结合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同步实施;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储备制度,编制项目滚动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城市建设、土地开发和旧城改造统筹推进,并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其中,老城区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面积要达到40%以上;同时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大力推进海绵型建筑和海绵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此外,新区还将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将按照“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要求,坚持“生态为本、自然循环,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注重地上设施和地下设施有机结合,实现空间约束和资源约束并重,转变城市建设理念,优化城市发展模式,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把新区加快建设成为天蓝、山青、水净、健康的绿色新区。

丁卯桥路老路部分路段完工 13日公交38路恢复原线运行
南通下月起公交试行8项惠民新政
我市与新甬商明州班代表团举行交流座谈会 共享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机遇 共赢“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王永康沈国强出席并讲话
深圳市2018年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月正式启动
湘潭市政府召开第26次常务会议
金普新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推进网信事业 建设网络强国
来安开展送清凉活动关爱环卫工
致全市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慰问信
打造“四位一体”优美校园
广场舞红人跳出70万粉丝 这届济南大妈还会跳很久
波兰、保加利驻华官员考察南充物流园
新环境 新服务 新形象——雅安市商业银行雨城支行迁址开业
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宣传知识
县政协主席张璋到明月镇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回头帮”活动
“12345”热线响个不停 两小时接29个维权电话
临沂退伍军人季大勇:甘做撤身不撤心的第一书记
红领巾印广告事件:菏泽万达广场被重罚344700元
我市与浙大CARD研究员召开桂平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沟通会
高港区3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