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2年改造 手帕口铁道路口平改立完工通车
核心区最后平交铁道口正式退休
昨晚8时,历时12年改造的手帕口铁道路口平改立工程竣工通行(本报曾于5月8日进行过报道),彻底解决该地区行人及车辆的安全问题,也大大提升了道口的通行能力。随着手帕口铁道路口平改立完工,北京核心区最后一处平交铁道口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手帕口平改立项目南起广外大街手帕口桥,北至莲花池东路白云桥,主要对全长865.49米的手帕口北街进行“升级”改造,包括新建立交通道、跨线桥、地下人行通道等。通过此次改造,原来路面宽度只有12米的手帕口北街,被拓宽到30至50米的双向四车道,成为手帕口地区一条重要的南北向通道,缓解了西二环、三环的交通压力。
昨天傍晚,施工方城建亚泰集团手帕口平改立项目总工张西成带领北青报记者提前探访了手帕口立交通道,全长405米的立交通道下穿铁路,分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实现了人车分流通行。北青报记者发现,机动车主路被白色的隔音罩“封闭”起来,就像ktv的大包厢,隔音罩的外面是铝板,里面则是厚10厘米的吸音棉,可将汽车行驶的噪音“吸收”,减少了对周边居民楼的噪音污染。有了这条快速下穿通道,从手帕口桥到白云桥全程不到5分钟。手帕口立交通道东西两侧还各修建一条辅路,连接附近的小马厂路和天宁寺前街。
新建的地下人行通道呈“工”字形,东西向主通道下穿手帕口北街铁路线,南北向道路两侧均设有无障碍坡道和梯道,供轮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行人通行。人行通道内,张贴着“摩托车、三轮车禁止入内”、“行人出口”等提示标识,针对居民反映的新建地下通道较窄,90度的“u”形设计使通道空间较窄等问题,西城区住建委副主任刘维岩称,为保证刚开通的地下人行通道安全,开通初期将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行人指路,引导非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手帕口平改立工程于2006年正式立项,2007年进场施工,但因环评、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等各种因素影响了工程进度,2016年重启,改造共历时12年。施工方城建亚泰集团总经理秦树东介绍,项目重启后,对通讯、电力、燃气、自来水、雨水、污水、重油、热力等管线全部改移,前后实施了7次交通导行。据了解,此次手帕口平改立工程,除了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周边百姓交通出行外,还对周边的6000余平方米空地进行绿化改造,改善沿线环境。本报讯(记者 李天际 通讯员 张海涛)
市财政局:我市建立完善“1+5”工作机制强力推进民生工程实施
李延强主持召开南向通道专题会
女孩公交车上晕倒 111路公交车司机一路送到医院
乐山市机关幼儿园美术工作坊研修活动
宝鸡旅游开年“走出去”,亮相广州国际旅展!
北京核心区最后平交铁道口正式退休
人大代表苗秀建议:提薪资设津贴 留住技能人才
宿松县:王华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
粮食局:省督查组督导常州夏粮收购工作
五个步骤应对常见非法金融活动
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滨州市启动仪式举办
怀宁县党政代表团到潜考察交流
市工商联开展“情暖中秋”精准扶贫走访活动
全面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建设最阳光最安全校园
俄农业部:俄罗斯面包产品消费过度
智能垃圾桶在鄞州东柳街道投用
宜丰公路分局扎实做好清明期间公路安全保畅工作
龙潭镇瓦房小学开展“盛情邀明月”有奖活动
文宣社区开展“浓情拗九幸福生活”主题活动
广西电视台《凡事说理》节目组到田阳县观摩采访讲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