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1日,对于浦东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浦东在全国率先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那是浦东开发开放的第15年。这时的浦东GDP约为1990年的30倍,整体经济实力相当于15年前的整个上海市。
但浦东人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开发开放之初所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即将全面到期,优惠政策边际效应递减。逐渐高涨的商务成本,降低了浦东的外资吸引力。
同样是这一年,中国的各项改革正向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挺进,单兵突进的改革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许多人头脑中便出现了一个新概念——“综合改革”。
国家研究综合配套改革,要在全国选点,这一消息很快从北京传到了上海,传到了浦东。浦东当即表示愿意先行先试。2005年初,《上海浦东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方案》正式递交给国务院。当时,向中央申请配套试点区的还有多家竞争者。结果,历史选择了浦东。
2005年6月21日,当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在全国率先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消息传来,浦东人又体验了15年前开发开放时的兴奋。而这一次,浦东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殊身份,开始了下一段征程。
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这是中央对浦东提出的殷切希望和要求。围绕这“三个着力”,一项项创新的改革事项在浦东陆续开展。
2005年10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宣布推出跨国公司外汇资金管理方式改革试点“九项措施”,选择在浦东先行先试。这是浦东被批准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央行上海总部设立后,在涉外经济领域率先推出的制度创新。这九项措施创新地把外资跨国公司试点与国内大企业试点相结合,一视同仁地支持中外资企业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和“走出去”,既利用现有政策进行操作创新,又在体制创新上迈出新步伐。
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政府服务“零收费”是浦东的一大探索。这项改革最早于2004年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试行,使得当年园区新增企业达到700多家。进行综合配套改革以来,浦东将行政审批和政府服务“零收费”的范围扩展到全区,在市政府取消和停止征收148项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停缓征收费104项,总计252项。
据统计,综改试点实施以来,浦东经济总量从2005年的210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9651亿元,增长了3.58倍,人均GDP近2.7万美元;财政总收入从2005年的49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938亿元,增长了近7倍。浦东综改至今已先后实施了五轮三年行动计划,300多项改革任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取得了积极进展和突破,许多在第一轮计划中提出的改革创新,至今仍让百姓和企业受益。
邵阳市大祥区公路管理局积极开展“路政宣传月”活动
息烽:贵大专家进农村 助村民增产致富
我市3月CPI下降1.3%
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
走进厦门大学
围绕“三个着力”一项项创新改革事项陆续开展 “综改”改变浦东 百姓企业受益
常州惊现"克隆"路虎 套牌车车主将被处15天拘留
重阳节话养生从衣食住行入手 这7个要点您要多注意
惠阳区秋长入选省森林小镇 为我市3个入选名单之一
我市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动员会
宾阳县503人因交通违法被记满12分
濠江区委书记吴文兵到中海信调研现场办公解决企业困难
厉害!深圳女子竟夹藏21部iPhone在电动车轮毂夹
南方+湘桥频道上线 28家政务新媒体入驻南方号
市委组织部:开展主题教育 做合格党员
陈创业调研槐花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阳东区:合山乡贤助力农村人居大变样
防校园欺凌 创和谐田中
2018年辽宁省红领巾故事大赛决赛在鲅鱼圈区举行
3个镇(开发区)被市大气办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