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培训市场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越发提高,加上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近年来,培训市场持续火热,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课外班花掉全家一半收入,家长奶茶都舍不得喝!”类似的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据悉,目前我市含培训业务的企业数量多达2974家,其中2017年新增652家,我市培训市场快速发展。那么,我市培训市场如何?课外培训给家庭经济是否带来负担?如何推动培训市场良性发展?
近日,本报针对培训市场发出调查,结果显示:超98%家长给孩子报过培训班,过半家长认为负担重。为此,我们邀请有关专家给出一些建议。
文/图 吕中言
a 超98%家长给孩子报过培训班,过半家长认为负担重
近年来,我市培训市场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据江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含培训业务的企业数量多达2974家,其中2014年新增355家、2015年新增413家、2016年新增633家、2017年新增652家。
上周,本报在“亲子教育大本营”微信公众号以及中国江门网首页同步发布了“2018江门培训市场问卷调查活动”,受访对象为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家长,截至发稿前,超过500人参与了问卷调查。
在“您的孩子当前有参与课外培训吗?”问题中,超98%的受访者选择有,仅有不到2%的受访者选择没有;在“您认为当前孩子接受培训的价格属于哪种情况?”一题中,47%的受访者选择了“偏高”,35%受访者选择了“合理”,选择“偏低”的受访者仅为18%;在“您认为在一年当中孩子的培训支出对于自身家庭的经济负担来说,是否沉重?”问题中,52%的受访者选择“非常沉重”,39%的受访者选择“可以接受”,选择“不沉重、培训费用只占家庭总体收入的很小部分”的受访者仅占9%。显然,对于绝大部分受访者而言,孩子培训的费用是昂贵的;而在“对于当前江门的培训市场环境你认为是否规范?”问题中,高达76%的受访者认为“不规范”,认为“规范”仅为24%。
据江门市消委会统计显示,近三年,该会受理的培训类消费投诉为:2015年5宗,2016年3宗,2017年16宗,去年上升幅度非常大。
b 社会竞争加剧,家长把责任推给了培训市场
根据调查显示,培训行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市场不规范,培训课程鱼目混珠;二是导致家庭开支增大;三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
对此,五邑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赵良辉认为,首先是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的投入是希望子女在后续的社会竞争中获取更多的优势;其次是家长对学习培训投入产出的简单化理解,认为投入多少就能收获多少,但事实上由于投入的边际效应,更多的投入只能带来孩子能力上微量的增加。
“一些地方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不少家长对于学校的教育效果并不满意,望子成龙的急切需求,这些因素综合导致了一些不规范培训机构野蛮生长的原因。”五邑碧桂园中英文学校校长方之武表示。
在本次问卷调查活动中,“是出于何种原因让孩子参与课外培训?”一题为多选题,37%的受访者选择“让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比例最高,而选择“孩子身边的同学都参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受访者同样高达35%,比例第二。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陈娅则认为:“当下家长对孩子的不自信是主因。大部分的家长由于日常工作比较忙碌,对于建立一套家庭教育体系的意识相对淡薄,久而久之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越来越迷茫,便逐步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全方位托付给培训机构。”
c 适合才是最好的,不要把“补习”变成“抢跑”
早前,一条标题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对此,女儿就读小学五年级的家长陈小莹表示深有共鸣,她说:“平心而论,把孩子的课外生活用培训班填满,也很难说能真正帮助到孩子提高各方面的学习水平,但一旦不参加培训班,作为家长的焦虑感会大大提高,对此,我们需要更多的专业意见。”
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对于我市培训市场和家长而言,如何才能实现规范发展、合理培训?
从家长角度而言,方之武指出:“家长们必须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适合才是最好的。再好的培训课程,也不一定适合自家孩子,课业负担可以有,但必须合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孩子快乐童年为代价。”
培训经济在追求效益和引导合理培训间能否取得平衡,从而还社会一个更好的教育氛围?对此,赵良辉认为:“要获得良好的平衡只能依靠买方。只要家长对培训机构的能力、效果等有清晰的认识,则易于达成合理消费,如果家长心态不好则会成为卖方的逐利目标。”赵良辉强调:“有关部门应该尽量去除培训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禁止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贯彻执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建立培训机构公示制度,定期公示机构的软硬件环境状况,长期公示培训机构的经营历史状况。”
“培训机构原本的功能是‘补习’,但渐渐地,不少培训机构的性质变了,变成了‘抢跑’,超前学习。这是当下培训市场带来一系列不良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有关部门必须明确禁止该现象的发生。”共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农定伟说,“同时,如今不少培训机构在价格上偏高,一年以万元计算的培训费用让众多工薪家庭苦不堪言,因此物价部门也该对培训价格作出更严格的调控,只有当培训的总体成本合理降低,均衡教育的梦想才能逐步实现。”
关于培训机构的选择方面,江门市天骄教育董事长胡伟表示:“首先要评估一家机构的办学实力、品牌口碑;其次要了解机构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最后,不要盲目地只听机构的介绍,可以多试几节课。切忌不要觉得贵的就是好的,教育不像其它商品,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
★相关链接
如何选择“靠谱”的培训机构?
连日来,通过走访我市培训市场,笔者发现,尽管推出高价课程的培训机构层出不穷,但出色的培训机构与昂贵的价格二者并不能划等号,家长要在性价比等方面综合选择“靠谱”的培训机构。
以共升教育为例,其一套先进的数字教育装备:共升云教学系统,该系统通过先给学生统一做题,学生提交后,统一发现错题,然后查看错题答案解析,再自动根据每个人的错题情况调配出举一反三题,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实现大班教学、个性化辅导,不少家长均认为一套如此先进的教学系统费用一定不菲,但实际上每位学生一节课的费用仅为8元,数学、化学、物理、生物4科一年的总培训费用为1920元,价格较为亲民。
再以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为例,一位学生每月的培训费用是400元左右(一周上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一年上10个月,总费用为4000元左右,而且是全程一对一教学。
“培训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一家优秀的培训机构,应该做的是为学生订造最合适的培训课程的同时,收取合理的费用,而不是以高价彰显档次。”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创始人刘小艾说道。
其实,教育,应该是利国利民的,课外培训同样如此,如果孩子的教育成为了家长财力上的比拼,显然并不符合教育的本质,于孩子而言,最好的培训并非是最昂贵的,而最昂贵的培训更加不一定是最适合孩子的。
我市4家用人单位赴东北“招贤纳士”
【中国梦·践行者】“雷锋志愿者”陈建钧:杏花林下产业“造血”谋富路
[网评]“小修小补”也要 高起点高标准
新州社区力推党风廉政建设融入日常
宁波把“国际范儿”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在了社区里
本报针对培训市场发出调查,结果显示—— 超98%家长给孩子报过培训班
重点处参加全省重点办(基综处)主任座谈会
哈市召开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工作推进会
小雪不敌雾霾 临沂AQI指数145 空气质量轻度污染
汪品先:不做科学的“外包工”
临潼区食品药监局“五一”节前多举措迎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
重庆市政协考察组来淮考察
邮储银行庐山市支行:金融服务“对症下药”,为客户人生助力
提升产业层次水平 加快旅游发展步伐
免费领取特效药?子女遭遇车祸急需医疗费? 警惕这些专门针对老人下手的骗局
精准扶贫三年上三村大变样
深圳国际生物展 日本牙科第一人现场义诊 行业“大咖”揽才
楚雄州“一部手机游云南”APP全面上线运营
全国首创!平湖启动低收入家庭持股增收计划
针锋相对相互起诉!“头腾”大战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