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打造健康服务圈


  图为花溪区人民医院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展远程医疗会诊。
  “在家门口就能请到大医院的专家。”这是近来花溪区推进“大数据大健康”融合发展中,普通市民享受到“医联体”便捷看病后的最大感受。
  近年来,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统筹全区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花溪区制定了《花溪区统筹医疗卫生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实施方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能力提升为重点,实施了一系列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补齐医疗卫生短板,让辖区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大数据 大健康”
  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健康是幸福之基。为缓解辖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花溪区切实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建立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变“百姓跑腿”为“数据跑路”,让群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享受到远程问诊、智能仪器体验、专家义诊和家庭医师上门等服务,并通过加强卫生执法监督网络的建设,逐步建立了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卫生监督机构主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的卫生监督基层网络。截至2017年底,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09家、床位总数3396张、执业医师1767人。
  “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做b超、心电图……看病、开药都不用再跑远路了。在这里,城镇职工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保都可以用,太方便了!”刚从花溪区贵筑社区羊昌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出来的张女士,对于年初新开业的社区综合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赞不绝口。
  去年以来,花溪区在完成9个乡镇卫生院及溪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dr室、心电图室、检验室、远程会诊室、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五室场地建设的同时,还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并以社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为支撑,建立起“一对一”服务关系,落实辖区签约服务常住人口183975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服务67860人。为有效遏制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全区还构筑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扶助“四重医疗保障网”,对农村低收入困难家庭参保人员实行“一站式”精准扶贫服务。
  统筹医疗卫生资源
  打造“健康服务圈”
  为更好统筹全区医疗卫生资源,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花溪区通过打造“15分钟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模式,让城乡居民就近享受到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自2011年花溪区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花溪区以“强力、大力、协力、致力”为抓手,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通过防控资源联动化,实施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定期对各示范餐厅、社区和学校进行督导、鼓励、引导。通过“防控资源联动化、防控手段信息化、防控服务精细化、防控氛围社会化”的“四化”模式,不断提升慢病综合防控水平。今年,花溪区再次通过国家卫计委复审、青岩镇卫生院获批“全国满意乡镇卫生院”、金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批“优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提高公民健康和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预防疾病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花溪区从“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行为促进”两个方面入手,先后完成了健康知识一条街、健康步道、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餐厅等示范创建8类57家,建成了10公里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慢行系统、17公里花溪公园至青岩古镇慢行系统,以及明珠大道、甲秀南路、国宾大道等多条慢行系统,市民可通过步行、骑车等方式,沿慢行系统饱览美景、锻炼身体。
  大力实施系列工程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为了让辖区群众看病更舒心、更便捷、更实惠,全面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常见病不出区就能得到有效诊疗的医疗服务,从今年起到2020年,花溪区将通过实施“卫生规划建设”“医疗资源互补”“医疗质量提升”“机制创新建设”等系列工程,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和幸福感。
  实施“卫生规划建设”工程,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改造旅游环线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区级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全覆盖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并对瑞华、阳光、明珠、黄河、平桥、花孟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以及黔陶、马铃、久安、麦坪4个卫生院中医馆建设。
  实施“医疗资源互补”工程,健全医共体建设发展保障机制,推动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贵航贵阳医院、省职工医院与区域内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强公立医院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沟通与协作。
  实施“医疗质量提升”工程,推进贵州“健康云”项目,建设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和基层医疗信息系统,全面实施远程医疗,构建省、市、区、乡、村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今年全区8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设立中医综合服务区,到2020年,实现区、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全覆盖。
  实施“机制创新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和“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以健康促进为中心,围绕深化医改、卫计融合发展和大数据服务民生,全面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工作,加强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记者 詹燕 文/图)

广州市组织收视收听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市招商局党支部召开2017年度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党员
深圳市港航和货运交通管理局关于公布机动车排气检测强制维护单位名单(截至2018年2月28日)的通告
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在东山试运行
连云区召开卫生应急规范街道创建和复查工作会议
花溪区: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打造健康服务圈
市气象局:开展“世界气象日”系列活动
首届国际草莓品牌大会将在“草莓之乡”溧水举办
濉溪县妇联持续开展防汛救灾志愿服务活动
佛山首个流动公交博物馆今天亮相
漳州台商投资区如意湖郊野公园即将建成
香港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高峰论坛 聚焦金融创新
手机闪光灯能闪爆气球?南充眼科专家给市民答疑
医务志愿服务助力进博会
山城区水利局强化四项措施加快推进汤河综合治理工程进度
关于印发泰州市2018年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因为这项工作做得好 嘉善获奖励资金1000万
大西安新中心新轴线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示范段工程正式启动
省长陈润儿与南阳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市领导张文深、霍好胜、杨其昌参加
石狮市古浮附近海域赤潮仍在持续 较10日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