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日报)记者 彭飞 通讯员 张震
“我找党员律师!”6月9日,在湖北郧和律师事务所,一位抱着孩子的妈妈一进门,就“点名”要找党员律师。自从党员挂牌上岗以来,湖北郧和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时常接待这样的“客人”。
施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共产党员律师。目前,“党员律师”已经成了我市律师行业的一面旗帜。
提起党建对律师行业发展的作用,市司法局局长顾世英十分感慨:“群众心中有杆秤,能准确称出党员的‘分量’。党建工作的积极开展,为我市律师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让施洋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施洋,竹山人,伟大的劳工律师,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汉阳铁厂、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是我党早期优秀共产党人。
先烈虽然早已长眠,但先烈精神永远激励后人。在施洋故里——竹山县麻家渡镇桂花树村施家湾,施洋烈士的故居仍然保存完好,成为全市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律师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施氏家族世代传承的“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崇德向善”家规家风,也成为激励十堰每一名律师维护司法公正、弘扬公平正义的指路明灯。
为了弘扬施洋烈士伟大的律师精神,2006年5月16日,市司法局倡议将施洋诞辰日6月13日定为“6·13十堰律师义务奉献日”。10多年来,十堰律师协会始终以忠于法律、义务奉献、扶弱济困为宗旨,努力让施洋精神发扬光大,让法律的阳光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群众;持续开展送法进企业、送法进社区、送法进农村等活动,通过法援值班、网上解答、排忧解困、捐资助学、爱心妈妈等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服务平台,真正把法律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围绕综治、计生、移民、土地流转、农民工维权、合同争端、经济纠纷等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疑点问题进行跟踪服务,成为群众普遍认可的法律服务“贴心人”……
如今,“6·13十堰律师义务奉献日”已不仅仅是特定的某一个时段的单一活动,早已成了十堰律师协会的常态化工作。刚正不阿、仗义执言,时刻准备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捍卫法律的尊严已成为十堰每一名律师的共同追求。
让党旗飘扬在每一个律所
一名党员一盏明灯,一名党员一个标杆。在十堰律师行业,党员律师已成为行业品牌。
走进湖北献真律师事务所,宽敞明亮的党员活动室里,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等规章,整齐有序地挂在墙上,党员定期在这里开展党组织活动。在该律师事务所,有两名在全市闻名的党员律师标兵:56岁拥有33年党龄的毛河生和55岁加入党组织的姜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加入党组织,光荣!”
“这就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就像‘家’一样!”顾世英深有感触地说,“党员律师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律师事务所律师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服务的工作热情。”
近年来,市司法局党组始终按照“共产党员律师,理应成为律师队伍的中坚力量”的理念,始终坚持党对律师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律师党建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及机关科(处)长统一派驻担任律师事务所政治指导员;同时,司法局领导班子及机关直属单位领导干部全部与律师事务所建立了工作联系制度。要求有3名以上党员的律师事务所成立独立党支部;不足3名党员的律师事务所,在县域成立行业联合党支部,市级司法行政机关直属律师事务所统一成立联合党支部,将无党员律师事务所纳入党建工作范畴,明确要求此类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列席参加所属支部的组织生活,同时对此类党员“空白所”建立台账,对发展党员工作采取政策倾斜,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逐步消除“空白点”;原则上新成立律师事务所无党员不批准成立,律所主任原则上要求党员担任。
在党建引领下,律师队伍管理不断提档升级。市司法局在全市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中创新性开展“星级”规范化管理。严格考核评定,在考核体系中不仅有内部管理机制的考评指标,同时也增加了律师服务社会的考评分值,讲究“内外兼修”,对不符合相应等级条件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仍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将被“摘星”。在这种“追星”过程中,实现律师事务所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促进律师行业健康发展,让有法律需求的群众在选择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时一目了然。
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支部和健全的组织生活。截至2017年底,全市44家律师事务所中建立独立党支部17个,联合党支部6个,实现律师行业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全市党员律师人人有档案、党支部工作个个有台账、行业党委底数清情况明、组织架构一目了然、党的组织生活井然有序。在此基础上,“党员挂牌上岗”公开亮出身份在我市律师行业广泛推行,党员律师越来越成为很多当事人的首选,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让党员律师成为行业旗帜
“我们是党员,我们得带好头!”在十堰律师行业,这句话已成为党员律师们的自觉行动。说得好不如干得好!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党员先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党员先去;有法律援助案子,党员先接……
每一名党员律师就是一面旗帜,高扬在服务阵地,引领着行业发展,温暖着群众心田。
精准扶贫,党员律师积极参与冲锋在前。自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十堰市律师协会在行业党委领导下,比照司法行政机关干部的扶贫工作标准,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双龙堰村70余户贫困户结“亲戚”,4年来先后从会费支出10万元支持结对扶贫村组的基础设施建设,自发组织捐款6万余元认购土特产,帮扶律师经常牺牲工作和休息时间,自发前往贫困户家中宣传各项扶贫政策、了解群众疾苦、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先后在帮扶村举办法律讲座2次,开展义务法律咨询服务4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起,为帮扶村如期脱贫作出了积极贡献。
维权战士王传锋,湖北瑞泰律师事务所一名专职律师。他担任我市工会系统法律顾问近10年来,带领市总工会职工维权团队先后办理异地维权案件200余件,办理职工(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00余件,为职工(农民工)挽回经济权益8000万余元。2018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援疆律师肖高平,湖北三丰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怀揣着“决不让群众因贫困打不起官司”的法律援助梦想,于2014年初毅然报名参加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成为唯一一名湖北援疆律师。截至2017年6月20日,肖高平已免费为新疆博乐市温泉县各民族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3000多人次,免费代写法律文书296份,义务开展法治讲座14次,共办理各类复杂案件250件。于2017年援疆期满后又义无反顾报名递交了继续志愿服务三年的申请书,得到了时任司法部部长张军的充分肯定。
公益达人陈运勤,湖北汉江源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多年来坚持参加“麦田计划”“彩虹口袋”等助学公益活动,致力于改善山区教育落后的现状,共为9所山村学校的孩子们送去近20万元的物资。
……
这绝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一项项实实在在的行动,一次次暖人心田的奉献。这样的“旗帜”,在十堰律师行业并不是个案。
近年来,十堰律师行业在党员中开展以展示身份、展示作用、展示形象、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开创了党建工作的新天地。许多律师事务所自觉把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社会效益作为党支部的重要职责,积极引导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服务群众、回报社会、树立形象,许多党员律师成为十堰市乃至湖北省的党员典范。
佳木斯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召开富锦市、桦川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会议
苏州每万人拥有律师数量达3.6人
今日寒露天气转冷 南充本周最高气温21℃
麻城警方打掉一暴力讨债涉恶犯罪团伙
“万步有约”走进宜秀
让党员律师成为行业标杆
《余芬的故事》首发仪式暨余芬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
青川县“人、车、路”构筑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立体网”
巴中市大力推进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
贵阳市工商局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我市促进民营经济转型“个转企”转出新天地
八旬师生回母校聚会回忆青春岁月 八旬学生出书收入在母校设立奖学金
市政协召开主席会议
我省实施“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拉网式排查 全方位救助
包头公益广告宣传:文明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湖南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五督导组进驻娄底
我市“成安棉花”地理商标成功注册
上埠镇做好“五化”文章
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小学开展反邪教宣传
通城加强监管整治非法流动加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