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21日讯(记者徐锦博 肖僖) 只花一元钱就能吃到三菜一汤,还能享受送餐上门服务,有这好的事?
2012年8月,武昌区紫阳街歌笛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全市首推“爱心一元餐”,主要为60岁以上的低保老人、残疾家庭以及计划生育特扶家庭服务。
中午11点半,武昌歌笛户社区居委会里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都坐满了前来就餐的老人们 记者肖僖 摄
“本来是准备免费的,但考虑到有些老人的想法,还是象征性的收取一元钱。”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据悉,这项公益行动到今年8月正好满6年。六年来,歌笛湖社区及周边9个社区的近40位困难居民享受了这一服务,老人们心里满满都是感激“他们真的蛮不容易”。
21日,记者来到一元爱心餐厅,了解“爱心一元餐”六年背后的不易与坚守。
舌尖上的温暖与温情
21日中午临近11点,64岁的方婆婆背着单肩斜挎包,乐呵呵地走进歌笛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推开门,她便探着头问道:“今天吃啥菜?我好像闻到香味儿了。”
“菜蛮可口,越来越好吃,每天都有新花样。”方婆婆告诉记者,社区开办这个餐厅后,她是受助对象之一,起初她对一元餐抱有怀疑,总觉得一元钱能吃什么啊,而现在她早已是餐厅的熟客。特别是两年前的一次意外更让她心怀感恩,那时候她还是环卫工,在街上意外摔伤了腰和腿,动弹不得。社区工作人员闻讯,赶忙把她送到了医院,住院和在家养伤的2个月时间里,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轮流为她送三菜一汤的1元午餐。“真不知道没有他们我该怎么办,现在中午吃饭不用操心了,社区蛮不容易,坚持为我们办了六年啊!” 2012年8月,歌笛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考虑到社区低保户中6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家庭、计划生育特扶家庭中午做饭不方便,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武汉率先推出“爱心1元餐”,每天中午为这三类困难群体提供三菜一汤,志愿者可为行动不便居民送餐上门,月底集中收取下月的用餐费。六年来,紫阳街辖区内9个社区的近40位困难居民享受到了这一服务。
记者看到,当天中午的菜品有豆角烧肉、番茄炒蛋、手撕包菜和绿豆汤,前来就餐的10多位困难居民基本上都是老人,餐具里的饭菜都被吃了个底朝天。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就餐的困难居民有19位,“有的搬迁走了,有的低保取消了,还有些已经去世了。”
厨师换了4位 爱心餐不中断
“其实,看似简单的公益行为,做起来却一点也不轻松”,歌笛湖社区书记张丽红向记者介绍,为特困居民和老人做饭,菜品环境要干净卫生,还要适合老年人的口味,饭菜尽量软糯清淡,还要经常更换种类,其实要求挺高的。专业厨师不好请,只有四处寻觅手艺好的“志愿者”来掌勺。 六年时间里,因为工资低、身体和家庭原因等,掌勺厨师换了4位,最长的做了3年多,短的只做了3个月就走了。
“我喜欢做饭,手艺还行,希望能尽份力。”第4位掌勺的皮师傅说,前3位厨师每月只能拿到1100元,工资今年才涨到1600元/月。“我以前每月最少都能挣到2800元,但这是做公益,我也愿意尽自己的心为困难老人们多做点好菜。”
张丽红说,“爱心1元餐”所需的各类支出不少,多的时候一年达20多万元。运营正常的歌笛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年可获得武昌区6万元的养老服务设施补贴,紫阳街在此基础上每年也给予了一定补助。“爱心1元餐”当年推出时,曾组织过一次募捐,但所得善款很快就用完了。此后,“爱心1元餐”主要依靠政府补助。
尽管如此,“爱心1元餐”还是烹制了整整六个年头,期间未曾中断。张丽红说,困难居民的就餐需求和期盼,是支撑“爱心1元餐”走过六年的动力。“这是一件善事,社区会坚持做下去。”
【编辑:刘思】
(作者:徐锦博)
金寨县文广新局到长岭乡督查指导文化乐园建设
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在我市开展
把大气治理的蓝图细化为“进度图”“施工图”
市经信委深入开展职称制度改革工作
“巅峰极客”大赛将永久落户成都
1元吃三菜一汤还能送上门,社区爱心餐6年不中断
丰润镇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工业企业错峰生产
我省出台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公安局]彭州市局创新措施打造旅游安全防控体系
海宁:大伯突然全身抽搐歪倒在座、公交车与救护车对开紧急救治
到南充旅游不能错过的几道美食,你喜欢哪个?
邗江发布“好老师”指南 40条每一条表述都很具体
央视揭秘华科引力中心 罗俊院士35年只做好一件事
春运全市查处近万起严重交通违法
遂宁机关干部职工收看十九大开幕盛况
北京延庆世界地质公园获联合国“绿牌”
勉县强化措施持续加大生态环保力度
【活动发布】清图讲堂:与你相约“教育机器人”
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盐城代表团昨在宁召开全体会议
杨浦区殷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杏月书会”民间读书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