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东侨,产城融合发展,战犹酣——
网球中心,主馆落成,美观大方,室外附属配套工程施工正忙,静候省运会的检阅;
西陂公园,绿荫环湖,波光粼粼,修栈道、建亭台、植花草,三期景观工程正推进;
湖西数码产业园,厂房崛起,鳞次栉比,三期项目接连实施,千亩荒滩变热土,生机勃发;
还有幸福佳园三期、标准厂房项目、疏港路改扩建工程、东侨实验小学扩建工程……一个个项目紧锣密鼓推进,东侨北部新区建设热火朝天。
就在上月,东侨还通过专家现场验收,成为全省首批绿色开发区示范区之一。同时,入选全省十大重点开发区名单,将获得省里在招商引资、发展“飞地经济”、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重点扶持,产城联动后劲十足。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作为宁德中心城市实施“北扩东移”战略的主阵地,东侨正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产城融合、绿色发展,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规划建设北部产业新区,朝着打造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目标铿锵迈进。
产业转型的新动能
产城融合,产业是支撑。东侨既有电机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也有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十九大精神引领,加速产业转型,打造产业升级版,东侨激发出了新动能。
“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了创新,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持续创新,用创新来打造实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心和决心。”福建安波电机董事长陈少波说。
作为首批入驻东侨工业园区的企业,安波电机(宁德)有限公司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从普效铝壳电机到ie一代能效电机,到目前的ie四代能效电机,以及客户定制的特种电机、伺服电机、高温电机等,创新驱动,安波电机一路高歌猛进。
去年,安波电机摘得省政府质量奖;今年,又拿下“全国中小型电机行业优秀企业”称号。“超高效永磁电机及控制系统”项目还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喜事连连。
“争取企业早日在主板上市,把闽东电机产业继续发扬光大。”阔步新时代,创新驱动,安波人信心满满。
创新不止,活力无限。毗邻安波电机的亚南电机集团同样创新发力,从卖产品向卖电、卖服务转型升级。今年,亚南电机集团还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践行一带一路,携手迈向世界”战略协议,同时10mw 12vc发动机海外智能电站项目成功交付,开启“宁德智造”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新征程。
开发氢能源燃料电池产品,是亚南人瞅准的新目标。目前,已通过国家863计划验收,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与国电合作计划建设氢能源产业园。借着十九大的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推动氢燃料电池的深度开发、推广、应用,为世界贡献绿色清洁能源。亚南人的发展誓言,掷地有声。
对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创新带来的“红利”更是实实在在的。2014年8.67亿元,2015年57.03亿元,2016年148.79亿元,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该公司的营业额三年“三级跳”。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这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程云说。
释放新动能,驱动新引擎,一场产业转型升级的热潮正在东侨掀起。
能源小镇的新坐标
悠悠赤鉴湖,见证着东侨的沧海变迁。而今,她正见证着一座新能源特色小镇在东侨北部新区崛起。
2008年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湖畔诞生,东侨锂电新能源产业便以年均144%的增速爆发式发展,气势如虹。目前,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营的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产品的销售额居世界第一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产品销售额位列全球第二位。今年,这两大龙头企业产值将超过350亿元。
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东侨发挥新能源、时代新能源的“吸磁”效应,以商招商,今年共签约、洽谈、对接新能源产业链项目27项。其中包括新能源锂电池隔离膜涂层材料和铝塑材料,正负极材料,电芯壳盖、模具等上下游产品,涵盖整个锂电新能源产业链。
正是这一个个好项目汇聚,聚起了东侨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随着在建的新能源三期项目达产,年产值预计将达800亿元,吸收就业8万人,这里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新能源千亿产业基地,“能”动四方。
以产兴城,依托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东侨审时度势,赋予了这片热土新的时代坐标——以创建新能源特色小镇为载体,以城市建设为基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配套,扩大产业承载空间,以城促产,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谋定而动。赤鉴湖畔旁,总面积约1.27平方公里的西陂公园沿湖而兴,以生态湿地景观为特色,建设环湖自行车道、运动休闲区、市民活动区等,目前公园一、二期建设已完成,成为企业员工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打通福宁北路,产业新区到中心城区的车程由一小时缩短至五分钟,实现区域互联互动。“五纵五横”的园区路网,也在此拉开架势,企业布局到哪里,路网就延伸到哪里。
还有一一落户的东侨网球中心、东侨实验小学、2个保障房小区、北区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充分满足产业新区城市休闲、娱乐、居住等公共服务功能。近几年,东侨用于北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累计投入资金已达19亿元。
昔日坐落于宁德“北大门”的工业园区正向生态、生产、生活共赢的北部新城华丽转身,气象万千。
产城融合的新气象
走出机关、蹲点一线,服务项目、推动建设,这是东侨社会事业局干部黄友学今年以来的工作常态。他所挂钩服务的东侨网球中心项目,是北部新区重点配套项目,明年省运会场馆之一,项目总投资3757万元。
为保障项目加快建设,黄友学被选派到这里,协同要素保障部门做好后勤服务,协调解决项目钢结构施工场地不足及场地换填、硬化问题等多个问题。如今,网球中心主体已竣工,场内设备也安装完毕,正进行绿化等附属配套建设。这些天,黄友学又忙着与施工队伍商议优化方案,抢抓晴好天气,加快绿化种植。
包括黄友学在内,今年东侨共选派了21名干部到一线挂钩服务15个重点项目和2项重点工作,破解项目要素保障制约,促进项目发展。不仅仅是这个服务举措,转变职能,做优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打造最强“软实力”,东侨旗帜鲜明。
在东侨开发区工作会议上,2017年被定位为:北部新区建设年。《关于扶持工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推进企业挂牌上市和上市公司兼并重组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激励人才创新创业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定出台,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全方位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激励帮扶。同时,完善领导干部、部门挂钩重点项目制度,每一个项目设立一名首席责任人,一对一全程跟踪,第一时间对接企业、项目需求,排忧解难。
产城融合,人才是关键。对接产业需求,东侨设立了全市首个以服务产业工人为主的“产业社区”——锦绣社区,依托社区开展各类文化及便民服务;成立东侨大学生创业园,为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拎包即可入驻、入驻即可创业”的办公环境,并在创业资金扶持、税收减免、专利项目优先资助等方面给予帮扶;建设12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按照“八室一厅一站两统一”标准,设图书阅览(电脑)室、谈心室、健身运动室等,为党员学习交流、日常活动搭建平台,增强企业党组织凝聚力,帮助企业留住优质人才。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新时代,新的东侨故事,令人期待! (记者 王志凌 通讯员 林凌玲)
荔湾老味道,十年如一
常平派出3个督导组到各村(社区)督导防风工作
临沂市对外科技合作促进会成立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通江县将新建2座太阳能提灌站
夏津:群众办事不再“来回跑”
产城融合 东侨阔步新征程
相约2018“我们的节日·春节——平遥中国年”
嘉禾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正式运营
奋力吹响城市管理号角 全面推动交通畅通工程
——访白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支队长王春发
市政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认识“深”下去 脉络“清”起来
碑林区开展就业创业校园行活动
阎良区农改办召开农村土地确权“回头看”暨产改工作推进会
华侨管理区第四社区积极推进“创文”工作
市、区党政机关停车场6月1日前错时开放7月1日起陆续错时开放居民小区停车场,年内全市共享泊位将达1万个
湖北省三部门约谈十个城市 要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我市两试点获评良好等级
江海:探索“特色种植+旅游”产业扶贫模式
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把脉地下管廊 杜绝“马路拉链”
湖州一湿地公园入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