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5年前的唐朝天宝2年,溪流纵横的海康郡铁耙县,因“溪水合流,民遂利之”,改名为遂溪县。
成事者必殚其智合其力。千年之后的今天,遂溪县在全力推动精准扶贫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广泛发动,形成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大格局,打造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突破口的全动力引擎,紧密衔接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为广袤的红土乡村,增添脱贫奔康的强劲动力。
遂溪县建新镇那仙火龙果种植基地鸟瞰。记者 张锋锋 航拍
政策驱动 党政主动
遂溪县建新镇那仙中村的贫困户卢惠芳是位单身母亲,过去靠在周边村庄零散帮工为生,自从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引入企业化生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她的生活改变了。盛夏时节,她每天骑着自行车按时到离家仅1公里的火龙果种植基地上下班,兼顾照料孩子等家务不成问题。去年,凭着政府补贴的4万元和自己向亲友筹措的款项,她建起了新房子。她喜滋滋地对记者说,现在就像“打上了正式工”。
现在,除了扶贫项目给她带来810元的年分红外,按基地里的全勤薪酬算,每年还给她的家庭带来2万多元的劳务收入,总收入近3万元。
家门打工,有效地改变了卢惠芳的生活。在遂溪县的精准扶贫工作中,由于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2016、2017两年,已有17110个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约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
精准扶贫是扶贫攻坚战的方略,各级党委政府强力落实这一方略。目前,遂溪县有贫困人口的235个行政村,省直、佛山市三水区、湛江市直、遂溪县直单位组建的帮扶工作队进驻后,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不但贫困家庭的生活、生产条件大幅改善,随着基层党建的强力推进,村集体面貌一新,乡村公共设施和服务也大为增加。村两委班子加强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涌现,一支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正在形成。
现在,随着“十百千”干部回乡促脱贫攻坚行动的展开,扶贫攻坚力度前所未有。
规划启动 内外联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谋之道,周到为宝。
今年上半年,在《湛江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0年)》出台及深入开展“十百千”干部回乡促脱贫攻坚行动后,遂溪县在湛江所辖各县市中率先出台了《遂溪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提出: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积极开展资源整合、三产融合发展、生态宜居、文明培育、基层提质、脱贫奔康、特色乡村创建等“七大行动”,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建设现代美丽新遂溪,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该实施方案细化出75个项目内容,每项均明确责任单位,及每一年的具体任务指标,配套了巡查督办制度。
谋事在人。在“十百千”干部回乡促脱贫攻坚行动中,遂溪县“组团式”选派一批本土机关干部回到农村,用三年时间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脱贫攻坚和锻造干部“共赢”,实现本土回乡驻村挂点干部与上级直属机关、外地驻村挂点帮扶工作队的内外联动,进一步营造全面高效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两大工作的大格局。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遂溪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0年)》突出强调“可持续”的发展新理念。简而言之,追求新农村可持续的“安居”环境与“乐业”前景。立足实情,精确发力,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共鸣。
产业推动 市场拉动
不惟大惟奇,倡惟实惟效。遂溪县蓬勃发展的乡村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基础,收到良好效果。截至今年6月30日,遂溪县共引进397个产业扶贫项目,其中已竣工350个,乡村产业项目进度快、有特色、成效好,在全省县域精准扶贫工作中排在前列。
如光伏扶贫产业项目,在遂溪15个镇均有建设,总投入达9900万元,目前已竣工投产的光伏项目运营及收益都比较稳定。
在遂城镇仙凤村,芦竹连片种植已成为扶贫主导产业,先期完成160亩连片种植,去年底已实现第一批收成,每年每亩至少为贫困户带来2000元收入。在村里新成立的种养专业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每天能挣到80元工钱。该村芦竹种植基地总规划面积5000亩,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下,仙凤种养专业合作社和湛江芦海普惠农业有限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书,全数保价收购芦竹至2027年。通过特色种养项目,仙凤村的贫困户可获得分红金、土地租金及薪金收入。
在草潭镇,特色沙虫育苗养殖加工产业发展迅猛,已形成国内排在前列的产品品牌;新引进的澳洲淡水龙虾养殖项目令人耳目一新。
在港门镇,原有一定规模的铁皮石斛种植,在精准扶贫中得到大力支持,共筹措帮扶资金106万多元,规划石斛为经济作物发展重点之一。
在北坡镇,通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种植木葱,面积超过2万亩,同时针对市场需求间种辣椒、玉米等农作物,并在公众号平台发布推文,介绍该镇农产品种植情况等,为群众和收购商搭建起一个便捷的产销平台。此外,还主动走出去对接收购商,为农产品找销路,每到农产品上市期,便提前向收购商发出当地农产品详细收成情况,为农户打通产销渠道,帮助村民增产增收。
在河头镇,富硒番薯、芋头及糙米成了拳头产品,不少贫困户在帮扶下参与特色种养创业,有些一年便脱贫甚至盖起楼房。还有投资480万元与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在双村共建的300多亩罗非鱼养殖基地,每年保本分红75万元,年收益率15%;上坡村240亩桑葚基地今年进入丰产期,预计收益超过150万元。
发展迅猛的产业项目,衔接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提供土地、产品的增值与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些“硬增收”产生可持续的经济推力。与此同时,这些现代产业项目资金流网络、技术信息网络、供求信息网络以及先进管理模式高度市场化择优化,给当地乡村带来生产生活模式和理念的巨大启示,持续的市场拉力,为乡村振兴划出了清晰途径。
乡贤互动 全民发动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筹划周密,方案细化,措施得力,责任分明,途径清晰。遂溪县广袤的红土乡村,连接着脱贫和奔康的征程,向着可持续安居与乐业的方向,迈出越来越强劲的步伐。
强劲的步伐需要强大的动力,遂溪县为此打造乡村振兴的全动力引擎,乡贤互动成为重要的一环。促进乡贤反哺家乡建设,建好乡贤名录数据库,组建“乡贤工作室”,推行“乡贤+”模式,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地方商会、社团组织的作用,把乡贤发动起来,遂溪县正形成“万名乡贤帮万村扶万户、千企帮千村”的生动局面。
在该县的河头镇,乡贤成立三大促进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成效显著:
——河头镇教育发展促进会去年成立的当天便有近千人参与捐款,共筹集到捐款320万元。在当天召开的奖学助学大会上,共奖励了186名学生、40名老师,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当天共发放资金近40万元。
——河头镇治安促进会去年由爱心企业家陈丹捐资成立。对辖区视频监控等设备的配置、“见义勇为”正气的倡导等方面,起积极作用。
——由乡贤倡导成立的河头镇养老促进会,10多个村庄的外出乡贤,逢年过节便回乡慰问敬老院老人及村中孤寡老人,形成一股浓重传统“孝文化”的文明乡风。
乡贤互动,在助力家乡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带动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近年来,遂溪乡贤的反哺工程亮点频闪:带动万人捐资建设孔圣山景点;出资与家乡共建水产养殖项目;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单是珠三角,外出经商务工的遂溪籍人士便不下10万人。拳拳赤子心,他们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耿耿桑梓情,在各大新媒体公众号上,他们的互动发言洋溢着乡土热忱。早年外出创业成功的乡贤,不但对家乡建设直接注入资金,其眼界理念、经营经验,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
目前,遂溪县委县政府在充分发动在湛乡贤的基础上,利用双休日时间,组团逐城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与乡贤的沟通,集思广益,带动全民参与打造乡村振兴的全动力引擎。
《西安智慧生活画像》今日出炉 看看这里有你的生活吗?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调查 九成受访者坦言家长在孩子教育上有“抢跑”心理
宁波城管部门开展“桥头跳车”专项整治
安庆首家县(区)级新时代传习中心成立
漳州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遂溪为乡村振兴装上全动力引擎
江油市太白小学召开2018秋毕业班教学研讨会
省护路办来涟调研指导铁路护路联防工作
电话手表故障 商家担责维修
我市举行“党章集中学习月”总结表彰大会暨成果展演
新会区多部门联手整治冈州广场 牌桌占道行为
金华市环境质量月报2017年第11期
中韩首届酒店艺术节华美开幕
滥用辅助药营养药 43名医生被社保中心约谈
截至10时20分 东线高速海口往定安方向3公里处道路恢复正常通行
市水务局参加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咨询活动
郭麒麟与好妹妹乐队同台演唱 自曝中途忘词
镇江市建筑市场监管工作座谈会召开
我市入选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
3年示范期内,15亿元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支持我市清洁取暖工作
江西纪检部门建立领导干部家访制将"生活圈"纳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