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僧衣帽,颈套须珠,腰系草绳,这是男角;
身穿红绿花袄,手握折扇,这是女角。
两人有节奏地一进一退,忽左忽右,半蹲着跳,时而踏跳、耸肩,时而扭腰、逗乐,谐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
舟山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跳蚤舞,而跳舞的则是一帮“老外”。新学期开学,浙江海洋大学的留学生跳蚤舞队又要开始练习了,而且还有新的成员加入。
舟山传统艺术在留学生中受到欢迎
孙靓在教学生跳蚤舞
早在2012年,浙江海洋大学“跳蚤舞”队的指导老师孙靓就对跳蚤舞进行调查研究,她意识到跳蚤舞是舟山海洋文化、民俗文化重要的部分,除了理论研究,还是要依靠“人”来传承,这个人可以是非遗传承人、学生,还可以是留学生。“因为在开展海洋非遗传承研究的时候就曾考虑让留学生来学跳蚤舞,所以在去年就做了留学生非遗舞蹈国际教学这方面的尝试,没想到反应还挺好的。 ”孙靓说,2013成立的“跳蚤舞”队,让大学生认识并学习跳蚤舞。截至目前,浙江海洋大学培养了至少60名“跳蚤舞”表演者,其中6名是留学生,留学生的参与更是让跳蚤舞获得了国际化的传播。
史军
“初选有很多人报名。一个非洲的学生没选上,但每天都坚持训练。还有一个俄罗斯学生,穿上济公装以后就不肯脱下来。 ”孙靓说,舟山的跳蚤舞会如此受到留学生的欢迎,这也是当初完全没有预料到的。被选上的留学生们都喜欢跳蚤舞,练习很认真,这就是民间舞蹈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这些热情的学生有些还是来自“一带一路”国家,能让他们尝试学习中国传统的地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有积极的作用。
波克 喀秋莎
浙江海洋大学外事处的老师刘超杰说,留学生对跳蚤舞兴趣源于民间舞蹈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艺术是相通的。
除了跳蚤舞,打莲湘、舟山锣鼓等具有舟山本土特色的艺术形式也渐渐被纳入留学生学习表演范围。
留学生练习跳蚤舞
浙江海洋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吕华庆表示,舞蹈只是留学生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他们通过舞蹈感受到了海岛独特的文化。浙江海洋大学还计划让更多的留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去了解和体验舟山的海洋文化,甚至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留学生在美丽的浙海大留学、留心、留情,让更多的国际友人把舟山故事、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跳蚤舞,是一种有生命的舞蹈”
外国人学习中国的文化,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留学生练习跳蚤舞
“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觉得脖子上挂着串珠晃动的舞蹈很有趣,后来联系以后才知道,要把脖子上的串珠甩起来,而且要甩好不交缠在一起,更是很不简单,刚开始练习的时候脖子经常被甩得又红又痛,不过后来学会以后就自如多了。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交换生史军说,“中国的很多舞蹈有历史、有故事,所以要展现舞蹈的生命力,必须要理解舞蹈表现的内涵才能跳得更好,而在他们国家,舞蹈就是舞蹈,没有挖掘过舞蹈后面的故事,这是他体会最深的一点。 ”“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一开始练习舞蹈非常困难。 ”另一位来自坦桑尼亚的留学生波克说,后来慢慢领悟了技术要领,越来越喜爱跳蚤舞。
当天采访的学跳蚤舞的留学生中,波克和来自俄罗斯的喀秋莎是跳蚤舞中的一对搭档,都是食品科学与安全工程专业进修硕士的研究生,也是目前这么多留学生中,跳蚤舞跳得相对比较好的。喀秋莎告诉记者,一开始学的时候经常要笑场,后来知道了跳蚤舞的背景故事以后,就更加认真了,“舞蹈中有一个四步的舞蹈走位,要保证自己和搭档在一定范围内,要保证他们这一组跳完要和其他组在一条线上,因为一开始大家刚刚开始,经常走位偏离得很夸张,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以后,无论是和自己的搭档,还是和其他组的成员,都形成了一定的默契。 ”
在波克看来,跳蚤舞不仅仅是舞蹈,其中有一种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一种尊敬,能跳出一种敬畏感,适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跳。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让世界看到
“起初觉得这种舞蹈很有趣,跳起来非常美。后来从老师那里了解到这个故事是关于中国古代一个著名和尚济公菩萨的,我就对这部分历史更感兴趣了。 ”喀秋莎说。她很喜欢中国的文化,也非常喜欢舟山这个城市,除了跳蚤舞,她还想学舟山锣鼓,在很多舟山一些重大庆祝活动中都演奏舟山锣鼓,非常喜庆。
春节之前,她回了一趟俄罗斯,把在中国学跳蚤舞的事情告诉了父母,还给家人展示了一遍,大家都觉得很好看,后来不止父母,还有很多亲戚朋友也很喜欢跳蚤舞,都支持她学类似的传统文化,“这让我很自豪,我觉得学习跳蚤舞是很光荣的一件事情。 ”
史军没有回国,但是在与家人的视频交流中,也给家人展示了跳蚤舞。波克说,回国以后,他要教家里的小朋友跳跳蚤舞,这应该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网络越来越发达,年轻人接触民间艺术、非遗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多人甚至不愿了解,认为这些艺术老掉牙,无趣。其实,很多传统文化传达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还有一种精神。
如今,舟山的很多非遗文化都已经在我们的下一代当中传播,有些甚至潜移默化地融入到生活中,让这样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仅要传承,还要传播,向全国传播,向全球传播。
几位留学生都是来了舟山以后,才知道舟山有这样丰富的传统文化,知道舟山是这样一座美丽的海岛城市,“对很多外国人来说,关于舟山的报道、宣传太少了,舟山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但是没有被大家知道,我觉得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
他们非常希望,可以通过户外体验、文化体验更加了解舟山,了解舟山的文化,“我们也会在自己的一些社交平台上发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舟山就可以通过这些社交平台达到宣传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同时文化需要宣传,让更多的国际友人知道这些文化。
目前,跳蚤舞虽已被列入舟山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但它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传承与发展。说不定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在俄罗斯看到跳蚤舞,在吉尔吉斯斯坦看到跳蚤舞,在非洲看到跳蚤舞……传统文化不会消失,将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关链接
跳蚤舞原是海岛迎神赛会、喜庆丰收时表演的一种民间民族舞蹈,后被部分民众用于民间祭灶神仪式表演。它印刻着传统文化、佛教文化和舟山海岛地域文化的鲜明烙印,是植根于海岛民众历代生活中弥足珍贵的文化结晶。 2006年,跳蚤舞被列入舟山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据了解,跳蚤舞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最早由福建传入,原为情绪性舞蹈,无情节、无具体人物,因舞姿酷似跳蚤而得名。原只有两位男性舞者,一人扮丑,一人扮女。男角头戴稻草圈,脚穿草鞋,女角涂脂抹粉,身着红袄绿裙,手持花伞、折扇。两人有节奏地踏跳,舞步轻盈、表情诙谐、动作灵活。
1922年,在白泉镇教书且能歌善舞的章孝善觉得赛会上的跳蚤舞虽诙谐风趣,但内容略显单调乏味,就将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济公斗火神》中的济公阻拦火神娘娘的桥段引入舞蹈中。此后,跳蚤舞逐渐发展成民间祭灶神的仪式舞蹈,以示辞旧迎新,祈求消灾免祸。
济公和火神,一男一女,一个要进寺,一个要阻拦,济公疯疯癫癫,动作自由,火神年轻亮丽,婀娜多姿,很适合作为跳蚤舞的表演内容。表演上以男角半蹲仰视着女角,作出嬉笑的表情和阻拦动作,女角俯视男角,不停地扭动身子不时作出媚笑的表情和躲闪动作。配以锣鼓点节拍构成一驱一躲的意境。这一改革使节目的立意和主题就更明确,舞姿也更好看了。
1955年,《济公阻火神》的跳蚤舞节目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全省第一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为提高节目的质量,跳蚤舞艺人何志福趁机提出“男女合演”,这也是一次跳蚤舞“史无前例”的改革,节目在60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自此之后,“男女合演”就成为定例。
【作者】陈静;刘超杰
注意 焦作火车站南广场有通行禁区别慌,晚报帮您解读车站周边通行管理规定
我市打好“组合拳”助力“降成本”
乌当区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汉中开展“三大行动”助推全市健康扶贫暖心服务
“奔跑吧,尖草坪!”系列报道之九区住建部门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看,有一群外国人在跳舟山跳蚤舞
胡世忠主持市委常委会 学习省委暗访我市脱贫攻坚情况及相关重要指示精神
8月宣城进出口恢复正增长
方红卫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民主生活会
央视原创时政微视频 | 习声回响——重温那些年习主席说过的话
男子用磁铁在河里寻宝 捞出一枚炮弹和一颗手榴弹
望奎种粮大户抱团闯市场
路南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夏季药品储藏专项检查
宜宾市气象台发布第23号大雾橙色预警信号
越秀区积极推动肉菜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
市领导会见德国客人
慧苑社区为党员干部送“精神食粮"啦!
一批新规今起实施:车辆全国通检 14种抗癌药将降价
洛龙区龙康社区:丰富社区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广东毒品犯罪案持续三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