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楠
近日,关于学生通过app完成作业的话题,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本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深入家长和教师群体进行了采访。无论是用手机写作业,还是以智能机器人充当家庭教师的角色来辅导孩子写作业,学生做作业电子化的趋势在当下日渐明显,由此带来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有人说,最近几年是变化最快的几年,我们的生活方式在衣食住行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线支付、外卖点餐、网约车、共享单车……新生事物借助网络和电子平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节约了资源。
如今的作业电子化,也许对部分老师、家长、学生来言是件“好事”。老师可以借助技术的手段,不用再一份份的批改作业,由计算机智能“代劳”;没时间辅导孩子的家长有了“代教”,进一步“解放了”自己;孩子们也不用再削铅笔、动手写,轻轻一点就可以。
但也有很多人对作业电子化提出了质疑:给家长增加了负担,通过app写作业会不会逐渐弱化孩子动手写作的能力,过于依赖电子产品是否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影响,智能机器人能告诉孩子答案却带不来家长的陪伴……
每种新生事物的产生,都需要经历质疑与接纳碰撞的磨合期,并在其中不断发展、完善自身。笔者认为,在电子化作业这种形式尚未完全成熟的现阶段,更是要认清电子化作业的优势和弊端,有针对性的运用,既不可一味地依赖电子化,也不可完全抵触排斥。比如,可以利用app辅助提高孩子英语听力和口语的能力,但却不能让a、b、c、d四个选项代替了孩子动手写作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不同于在线支付、外卖点餐、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事物的产生是为了方便某些群体,作业电子化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方便老师、家长、孩子中任何一群体,而是为了利用新科技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升,让孩子成为受益者,享受更科学、更高效、更现代化的教育。
【两会同期声】杨晓江代表:抢占先机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大发展
古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项举措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遂昌: 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播种新时代新思想
谯城区出台《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和环保指标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奖惩办法》
第十六届省运会今日开幕
应正确看待作业电子化
助力扶贫 皓齿行动 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展示
文艺范儿爆棚!成都把《大话西游》、《芳华》画进社区
蓬溪县考察组考察交流大英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
领导干部要带头走进企业走进项目
雪域高原的播种者——钟扬 攀登“精神珠峰”
2018年龙亭区“食安双节”大宣讲举行现场快检备受关注
中江:第三届文学艺术奖揭晓200余件作品上榜
济阳县聚焦“台湾元素” 积极培育台资企业新优势
徽州区系列活动庆祝教师节
西山社区举办志愿者培训
新化县科头乡召开产业扶贫现场座谈办公会
“印度偶像”张眉阳祖籍或是湖北天门
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莫斯科开幕
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下周举办系列健康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