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精神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在实施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包头市将精准扶贫 与精神文明创建有效融合,在“扶志”上用心,在“扶 智”上发力,在“扶德”上用情,精彩不重样,从精神引 领上助力脱贫攻坚。
石拐区:四种模式助力精神扶贫
石拐区坚持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以“精神扶贫”为抓 手,全力补齐农村“精神短板”,不断促进 形成全域文明、全面文明、全程文明的城 乡文明一体化大格局,为全面打赢脱贫攻 坚战提供精神动力。 典型带动+扶贫。通过树立脱贫标兵、 致富能手等形式,先富带后富,激发贫困 群众脱贫的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从骨子 里挖掉“病根”,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 想。为了引导广大村民向身边的模范学习,比孝老爱亲、比家庭和睦、比文明礼 貌、比邻里和睦、比发展生产、比脱贫致富,石拐区开展了各类道德模范和示范典 型推荐评选活动,推树自治区首届文明家 庭赵福珍家庭等市级以上先进典型19人; 评选出 3 个“自治区文明村镇”、7 个“全市 文明村镇”、10户包头市“十全美丽庭院示 范户”、7 户石拐区优秀“平安家庭”等。各 类道德先进人物竞相涌现,通过典型示范 带动,引领社会新风尚,激发了他们带领 群众共同致富的热情。 志愿服务+扶贫。石拐区三岔口嘎查 是市级贫困村,去年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包头市第一家集体合作社——“蒙薯帮农”农业专业合作社,按照“支部+合作 社+托管农户+公司”的发展思路,去年首次将1500亩土地纳入托管范围。主要利用 魅力喜桂图微信平台发出一条“三岔口村 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参加抢收土豆”的志愿 爱心通知。全区各单位积极参加志愿服 务,帮助农民抢收,共惠及 215 户、553 人。今年,为进一步促进农民素质提升、改变 精神面貌、密切干群关系,石拐区结合脱 贫攻坚、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区、美丽乡村 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就业进村、义诊进 村、农牧民文艺汇演、道德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城乡同步推进实施,将志愿 服务精神“触角”延伸到城市社区、乡镇村 社。乡风文明+扶贫。结合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党的十九大精神精神,由道德模范、致富 能手、扶贫包村包户干部深入到贫困村进 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学习宣讲活 动,深入宣讲党和政府出台的产业扶贫、 金融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及医疗保 障等方面的惠民政策,真正实现党和政府的声音全覆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各村镇、嘎查还分片、分时段开展环境 卫生集中整治行动,整洁村容村貌,创造 和谐生活环境;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完善、 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的“村民理事 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 组织,加强自我管理与约束,倡树正确的 生产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脱贫攻坚氛 围。文化活动+扶贫。石拐区把文化扶贫 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利用各文 化大院,以本土故事为素材,创作一系列 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夸新区》、对口快板《和谐社会的点点点》、三句半《歌 颂美丽乡村》、群口快板《闲聊退休新生 活》等深入各乡镇进行展演,引领他们逐 步形成良好民风、家风,为精准扶贫增添 内生动力。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文化科技 卫生“三下乡”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 动、“书香喜桂图”读书节、“美丽的吉忽伦 图”摄影大赛、“村晚”、首届五当沟梅花 节、捐赠图书、文化大院展演、书画摄影剪 纸作品巡回展等一项项文化扶贫活动,滋 润了贫困群众的心田,走出了一条文化引 领群众、文化服务群众、文化助力群众脱贫的新路子。
固阳县:激发精神动力 助力扶贫攻坚
固阳县在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 中,针对一些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中存在的精神风貌不佳、风俗习惯落后和“等、 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创新思路,将精神扶贫与移风易俗、农村环境整治相结 合,通过“一挖一治、一帮一带、一推一树”工作思路,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精神 动力。“挖穷根、治穷病”。要想村民脱贫,首先要从思想上找到根源,村民缺少内在动力,别人再使劲也很难脱贫,即使脱贫了 也难以持续。固阳县把精神扶贫放在脱贫 第一位,重视贫困群众精神“补钙”。组织 各乡镇以村为单位,通过开展一轮思想教 育、组织一轮技能培训、开展一系列主题 活动、建强一个文化阵地四项手段,促使 贫困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得到有效遏 制,“我脱贫我光荣”的贫困户不断涌现, 并成为脱贫攻坚战中的正能量。“文明帮先进,先进带后进”。固阳县 在精神文明与脱贫工作中以文明单位为 主导,带动地区部分个体企业,个体企业 帮扶村镇贫困户的模式,进一步推动文明 单位结对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充分发 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村精 神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双迈进,通过对“道德传帮带,致富你我他”工作模式的不间断进行跟踪、回访、调查,了解帮扶进 展情况,真正将帮扶活动落到了实处,不 仅提高了结对帮扶户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家园。“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之风”。固 阳县在扶贫工作中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 设,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这一目标,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倡导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大力倡导文明习惯,倡导“学习、开放、创新、超 越”的新时期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公民文 明素质的提高。组织各村镇成立红白理事会、互助会等群众组织,依照法律修订村 规民约,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喜事省办”的社会新风,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封建迷信。
土右旗:四项举措补齐脱贫的“精神短板”
弘扬家文化为主题,以家风促学风民风 作风。实施“两活动一建设”项目,即开展寻 找“文明家庭”活动。通过大走访、大调研,开 展“比夫妻和美、晒体贴对方;比婆媳和睦、 晒亲密感情;比教子有方,晒子女前途;比妯 娌和气,晒互谦互让;比邻里和睦,晒互相帮 衬;比精巴媳妇,晒勤俭持家”的“六比六晒” 系列活动,注重寻访过程,注重分类引导,注 重结果运用。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活动。通 过居民自荐、邻里互评、挂牌亮星、物质奖励 四个步骤,按照“一看房、二看墙、三看庭院 洋不洋;四看门、五看窗、六看地板脏不脏; 七看厨房、八看炕、九看穿戴靓不靓;十看户 厕、再看园、庭院经济响当当”的“四步十二 看”要求,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活动,激发群 众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热情。 深挖“土右人家”故事,凝聚激励全旗 发展共识。通过开展乡贤名人寻访活动, 将本地的“传统乡贤”(即本乡本土有知 识、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之人,或是历 史上对家乡、社会、国家有贡献的人物)和 “新乡贤”(即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 范、身边好人、致富带头人、热心公益事业 人士等先进典型)发掘出来,通过实施“土 右人家”展览馆建设项目,建设“讲土右好人、 土右达人、土右贤人故事,深挖土右人家庭观 念、土右人家乡情结,土右人家国情怀,议土 右普通家庭的好家风好家训,讲土右外出游 子思乡恋乡回报家乡故事,记古今土右人保 家卫国的无悔深情”展览馆,切实从全方位、 多角度把土右人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以先 贤人物、红色故事凝聚激励全旗发展共识。 以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为主题,打造移 风易俗品牌。凝练出“忠、孝、和、勤、俭、 信”六字道德遵循,通过开展“铭记道德遵 循·推动移风易俗”活动,进一步推动历史 传承和现代文明新风相融合,将六字道德 遵循写入村规民约,建立完善村民议事 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 等推动村内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的群众 自治组织,设立移风易俗展示墙、善行义举 榜、新风尚宴会厅等展示平台,推动移风易 俗、倡导文明乡风。通过“八个好”评选活动 (“八个好”即: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好妯 娌、好夫妻、好邻居、好心人、好家风),拓展移 风易俗风尚。 以弘扬融合文化为主题,助力乡村产 业振兴。按照“四个一”的创建思路,抓好 全国文明村创建工作。“四个一”创建思路 即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农产品品牌、精神 文明创建品牌;建设一个点,风土人情陈 列点、文旅结合参观点、精神文明创建成 果展示点;打造一条线,文明创建示范线、 诚信建设星级示范线、农旅文旅产品交易 线;展示一个面,将“景区+民俗街+文明 村”与“文明旅游+诚信经营+文明创建”连 成一体,形成紧密衔接的一面,助力实施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

安乡县审计局“四抓”抓出廉洁好作风
五中伴我成长
开阳县机关事业单位汽车驾驶岗位工勤人员等级考核工作报名情况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石光亮到济宁高新区督导检查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情况
华安提升改造体育场跑道
包头市精神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赏花好去处!英不落建山顶广场免费对游客开放
垦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网络订餐专项检查
杨洁副局长赴醴陵市、攸县、茶陵县、炎陵县调研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揭阳市人民政府综合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市政务中心进驻人员服装购置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日照高速限速未封闭 出行市民勿担忧
市编办召开中心组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学习会议
《济南市2018年初中学生毕业评价及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政策问答
彭石清带队检查国庆节前安全生产工作
文艺精品献观众
冲在一线 干在实处——市文化广电局深入我市7个深度贫困村开展大调研活动
大批中美洲难民抵达美墨边境 特朗普下令阻止进入
西湾路口人行天桥要“拆旧建新”
《南岳衡山志》纳入全国名山志序列
五兀书院展厅开业暨名家笔会在夹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