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40米就是一望无际的水面,站在楼顶就能观水景、看日出、听涛声……不用去海边,咱也享受了‘海景房’!”10月11日,在淅川县老城镇下湾村,贫困户王文亮朴实的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
王文亮的家乡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区,他所居住的下湾村,坐落在丹江口水库库岸线上,是深度贫困村。为确保一库清水送京津,16.5万淅川人迁离故土。2013年汛后,丹江口水库开始蓄水,下湾村等沿线村落大量土地、农田被淹。失去了耕地这个唯一的收入途径,下湾人纷纷“逃离”打工谋生,“空心村”成了下湾的代名词。但几年之后,谁也未想到,“空心村”成了“海景社区”,当地群众有了前所未有的获得感。
对王文亮来说,一套崭新的“海景房”从天而降,直冲冲地砸向自己,简直是硕大的意外和惊喜。“过去村里房子都是破破烂烂的砖瓦房,刮风下雨,经常有倒塌。我家也不例外,五口人挤一间房,母亲、妻子有病,两个孩子上学,我得整天围着他们转,这样一来,不仅住得提心吊胆,还挣不了一点钱,盖新房成为不敢想的梦想。”
2016年,王文亮不敢想的梦想,竟有人帮他实现了!
在村子公示栏旁,盯着避险解困宣传页,王文亮像见到了亲人般,脸上浮现一片灿烂。“当年底,避险解困政策执行到我们村,县里雷厉风行,帮我们拆除旧房,原地靠后建了51套新房,形成现在的社区。新房每套10万元左右,村民每人可获补贴1.6万元,我家五口人,共补贴8万元,基本上不掏什么钱就住上了一套新房!”王文亮高兴地描述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蓄水后,为解决库周群众生活难题,淅川县积极实施避险解困政策,分批次对涉及村落进行解困、搬迁。像王文亮一样,生活在库周172米水位线上、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5000多人都被纳入搬迁之列,获得国家补贴,住上了高质量的库区“海景房”。
意外的惊喜不仅让库区群众实现了梦想,也精准散播到了库区之外的广大贫困群众之中。盛湾镇集镇安置点盛和社区的贫困户李和胜,也是其中一名受益者。
“过去住在老家周湾,出行难、吃水难、挣钱难、看病难,找人说话都难!现在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到了新社区,出门有公路、家里用自来水、在社区当上了保洁工,身边还有很多搬过来跟我年纪差不多的老人,生活更方便、内心更舒坦!”李和胜满脸欢喜。
在解决库周贫困群众生活难题外,淅川县还通过推行易地扶贫搬迁,解决深山区等其他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群众的生活难题。截至目前,像李和胜一样,全县两万多名贫困户已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上了高质量的库区“海景房”。
荆州这群豪华窃贼开着奥迪偷电瓶竟不知这是犯罪
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
开封各县区分别召开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会议传达上级精神 落实执行工作
志丹县荣获“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称号
关于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网站关停公告
淅川县农民住上高质量新房
检查危险运输企业 落实“挂钩盯防”工作
市发改委召开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收费工作推进会
打造中韩跨境物流黄金通道
阳光助残•逐梦小康”征文评选结果揭晓
新工房小学开展预防溺水珍爱生命宣誓活动
“孩子的乐观鼓励着我们坚强地生活”——记者对话“渐冻症”小伙刘红立母亲刘思萍
城市园林绿化格局初步形成 苏州为市民送上“绿色福利”
不满处罚发微信辱骂交警 浦江一男子被拘
我镇各小学、幼儿园举办儿童节欢庆活动
广州开展全市危废处理企业专项执法
“励志姐”王艳苓受益扶贫政策,二次创业让日子越来越红火“靠自己的劳动挣钱不丢人”
永康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涟源市助残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
江苏去年销售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 位列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