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贵在地里挖生姜
仁义乡桐林村是天全县的36个贫困村之一,一直以来,该村因资源、交通等原因导致经济落后,贫困人口众多。近年来,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助力百姓增收,桐林村因地制宜找准脱贫产业项目,先后发展了以羊肚菌种植、药苕种植、生姜种植等生态农业为主的脱贫项目,助农脱贫增收。
该村村民高德贵作为曾经的贫困户,在各方帮助下,不仅脱了贫,还要奔小康。
多方帮扶 走上脱贫之路
清晨,伴随着鸡鸣声,高德贵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200多只鸡围着高德贵叫着,高德贵一边给鸡喂食,一边笑着说:“靠养鸡和种植生姜,我在2015年就脱贫了。”
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前,高德贵一家还住在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加上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老人有病,生活的重担落在了高德贵一个人的身上。
“那时候想出去打工挣钱,但是老人和两个女儿都需要人照顾,根本走不开。”高德贵说,在家务农收入十分微薄,生活很艰难。
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中,受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帮助,2014年年底,高德贵一家搬进了就在村道旁的新房。
在政策的帮扶下,没有了后顾之忧,早日实现脱贫增收是高德贵最为迫切、最想实现的愿望。也正是由于交通的便利,给足了高德贵发展种植养殖业的干劲和信心。
“这几年,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发现,高德贵的思想变化很大。”仁义乡乡长杨宗书说,除了政策扶持,高德贵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劳,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脱贫之路。
发展产业项目 开启致富模式
23日早上,记者看到高德贵时,满身泥土的他正在地里忙碌着。
“最近一直都在下雨,心头急啊,赶紧趁着天气好多挖一些生姜出来。”高德贵说。
“我种了好几年生姜,生姜既不耐旱也不耐湿,还喜欢肥沃疏松、富含有机物质、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土壤。不仅如此,生姜长起来了,就不能打除草药,必须人工除草……”聊起生姜种植的话题,高德贵打开了话匣子。
谈起种植生姜的原因,高德贵表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瞄准村“两委”以生姜种植为脱贫产业项目,2016年就率先种植了7亩,当年高德贵就收入3万元。
“高德贵是个勤劳人,有一些别人荒废了不种庄稼的地,他就拿过来自己种植生姜。”村委会主任高劲松说,勤劳便是高德贵脱贫的“法宝”。
“今年生姜4元多一公斤,价格比较稳定。”高德贵说,今年他已经卖了2000多公斤生姜,收入近9000元。
除了种植生姜和养鸡,今年高德贵又种植了6亩猕猴桃。
“猕猴桃要三年以后才投产,下半年我就要忙着嫁接猕猴桃了。”谈起未来的发展,高德贵脸上满是笑容。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郑雨莎
六安市裕安区教育局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动员会
近4000名创业妇女获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7亿元
8月份我市CPI上涨2.5%
又一家世界500强!雀巢公司跨境电商中国区总部落户宁波
郑州市金水区、中原区、二七区小学入学政策发布
念好致富经 种出好“姜”来——天全县仁义乡桐林村村民高德贵的脱贫故事
香港特区立法会联席事务委员会顺利完成粤港澳大湾区考察活动
九江双语中环路校区:齐抓共管消隐患 双语教师在行动
郧西县第三届道德模范李国平: 见义勇为劝架 挽救两个家庭
明年,一起到江陵采摘热带水果!有你爱吃的吗?
常洪波:杏林发昆仑 白衣秉丹心
银行“拼图”20分钟 帮老人兑换10元残币
我市召开林业工作会议
永 轩:全力推进永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洪泽区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服务惠民生
宜昌“厕所革命”现场推进会召开 建改工作全面转向实施阶段
袁明督导环保问题整改工作时强调:坚决抓好环保反馈问题整改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系列文化讲座开讲 特邀南大特聘教授范金民 省文联主席章剑华
省政协副主席李英杰到宁陵县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宝坻区加快推动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