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届康复医学学术论坛召开。北京晨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10月,北京市将对首批转型康复医院进行评估,2019年还将继续推进康复医院转型。
据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院长王雪松介绍,作为本市首批转型的医院,西城区展览路医院挂牌为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目前月均康复患者数量已经达到6000人。在此基础上,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又将原本的“大康复”细分,成立了包括心脏康复、老年康复、儿童康复等特色康复在内的七个亚专科。未来,该院将继续加强对上向下的康复推进。对上将对接人民医院、阜外医院这样的三甲大医院,向下将对接社区服务中心等,指导社区康复治疗师给居民做居家康复。明年该院将开展重症、急性期康复等,例如心脏重症手术病人术后如何康复。据他介绍,转型以来,患者结构也发生了一些转变,以前来做康复的患者基本上都是三级医院推荐转来的,现在主动来做康复的患者已经占到了40%至50%,主要是来自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的患者。
据了解,西城区展览路医院转型成为康复医院以来,运行模式、结构等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综合医院,病房以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为主,甚至是长期卧床病人,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现在平均住院率为25天至26天,使用率明显提升。另外,医院药占比也从以往的60%下降到35%左右,更加体现出康复医疗技术的含金量和价值。
据介绍,2016年起,北京市分期分批推动部分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机构转型。首批确定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大兴区红星医院等6家机构作为向康复医院转型的公立医疗机构;2017年,又确定西城区广外医院、海淀区羊坊店医院、丰台区铁营医院等6家机构开展转型工作;2018年,继续增加了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密云区鼓楼及延庆区永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机构。市卫计委要求,每批医院利用三年时间完成软硬件提升,康复技术提升,达到二级康复医院水平。据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10月将对首批6家转型医院进行评估,明年还将继续推进康复医院转型工作。为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功能转型,北京市财政为每家转型医疗机构补助1500万元,专项用于人才培养、设备设施采购和房屋维修改造。
前三季度景德镇市农林牧渔业平稳增长
南开区打好法治惠民“三张牌”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乐山大佛景区与沙湾区联合举办“沫水丹青翰墨香”书画展
会同县马鞍学校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教育活动
万众一心迎战冰雪 防灾救灾情暖诗城
北京市首批6家转型康复医院将进行评估
让群众共享富美乡村红利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的通知
去骑龙场万亩观光茶园 踏青采茶寻宝放风筝
总投资300万元 泸州江阳区11人制足球场即将动工
微信付款后玩“快闪”洛阳俩男子买烟只付了一毛钱
鞍山机场发布消息:周日起执行夏秋季时刻
破解难题 敢于担当
北仑区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市第一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我市出台方案持续构建高效便捷政务生态 “放管服”改革锁重点破瓶颈
全国首批异地办理证照在长三角诞生 九城事 一“网”通
市城乡建设局积极参加“行风热线”直播节目
中珠集团肉食品加工综合体项目落户荆州投资18亿
柴桑区“三城同创”交通秩序提升组现场开展调研活动
襄城县全力开展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