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井修路扶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记淇县黄洞乡对寺窑村第一书记杨庆雷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李雪 李瑞辉】“老张,最近身体怎么样啊?老伴儿的腿好点儿没有?”6月25日上午,淇县黄洞乡对寺窑村第一书记杨庆雷到贫困户张建林家走访,一进门就了解老两口儿最近的生活情况。
2015年9月,受鹤壁市联通公司党委委派,杨庆雷来到黄洞乡对寺窑村担任第一书记。当时村内共有106户290人,其中73户202人为贫困人口。驻村以来,杨庆雷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户脱贫。三年过去,对寺窑村仅剩17户29人未脱贫。
路平了,手机信号也强了
2015年9月3日,杨庆雷第一次来到对寺窑村,村里的道路上尘土飞扬,路面坑坑洼洼;在村里,手机经常没有信号,接个电话还要选好地点……偏僻、贫穷是杨庆雷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如何让村民脱贫,成了杨庆雷心头的一件大事。
在和村民接触的过程中,杨庆雷发现,村子里急需解决饮水问题。“整个村子只有一口井,出水量还很小,打一点儿生活用水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杨庆雷告诉记者,因为缺水,大多数村民院子里都有一个蓄水池,用来储存雨水。可这些蓄水池大都是露天的,池子里的雨水未经过净化处理,很不卫生。
在杨庆雷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专家勘测,村里打了一口300多米深的井,目前正在铺设管道,将井水通往每家每户。杨庆雷说:“有了这口井,乡亲们再也不用担心吃水问题了,下个月管道铺好后,村民在家打开水龙头就可以用水。”
除了缺水,村里的道路问题也急需解决。村支书徐振国告诉记者,之前村里的路又窄又不好走,村民们都是背着工具走山路到地里干活儿,三轮车、拖拉机这样的交通工具到不了田边。有时遇到雨雪天气,泥泞的道路让村民们连门也出不了。
“2017年我们开始进行村内道路硬化工作,铺设水泥路。如今路修好了,村民们无论是在村里行走还是去地里干活儿都十分方便。”杨庆雷说。
为改善对寺窑村的通信状况,杨庆雷联系鹤壁市联通公司,对该村实施了光纤入户改造工程,并投入35万元在村里新建了3座联通4g/5g信号塔,改变了对寺窑村之前电话难打、网络不通的状况。
调种植结构, 引扶贫项目,贫困户年人均增收2600多元
“村里的不少房屋存在透风、漏雨的情况。有一次下雨,我看到一户村民家四处漏雨,晚上睡觉只能找漏雨较少的地方将就,心里非常难受。”杨庆雷说。2015年,他和村“两委”干部开始着手为村民修缮房屋,最终修缮了25户村民的房屋。此外,对寺窑村陆续修建了图书室、卫生室、文化广场、垃圾池、公共厕所等设施,村民们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越来越好。
对寺窑村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劳务输出和种植业。杨庆雷及村“两委”干部根据对寺窑村的实际情况,调整村内种植业结构,鼓励贫困户种植高油葵、皂角、大红袍花椒树等4种农作物增收脱贫,并利用电商平台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调整种植结构后,对寺窑村2017年增收18万元,平均每人每年增收600多元。
在调整种植结构的同时,杨庆雷还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引进金融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增收,贫困户每户每年能增收2000元。
“杨书记干事特别踏实,为村民办了很多实事,以前偏僻、贫穷的村子现在大变样。一年365天,有300多天他都住在村里,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了。”徐振国说。
“我们刚刚购置了太阳能路灯,下个月估计就能安装完成。”杨庆雷说,“看着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我打心眼儿里高兴!”
总值班:李宏庆
责任编辑:樊翠翠

百余项海绵建设为城市锦上添花
再过三天副高减弱 下周高温有望得到缓解
邯山区举办文化活动展演
赵长富余功斌会见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洪添
重庆市委党校学员赴重庆国际创客港考察调研
打井修路扶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平果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建设成效明显
从吃"资源饭"到吃"生态饭" 旌德探路林长制改革
市领导赴三福院参观调研
渝甬班列迎来隔天班 重庆汽车配件运往伊朗
铜川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至暗时刻》 本年度最高演技是如何炼成的?
快车道逆行 危险在身边
青岛汽车总站运行夏季时刻表 部分线路延长末班车时间
4月1日至8日瀛上墓区周边道路实施交通管制
中山市召开中山顺德“三镇一街”区域打假合作交流座谈会
王战营与市委常委班子成员开展谈心谈话就巡视整改等工作交换意见
[武侯区]武侯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专场解读区四级规划体系成果
垃圾分类试点运行4个多月,如今怎么样了?
2017年度江苏省“最具成长性高科技企业”揭晓 16家锡企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