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六天 "梅姑娘"终于来无锡了


念叨了十几天的梅雨,终于来了!昨天,伴随着哗哗的雨声,无锡正式入梅,这意味着我们告别了初夏清和的天气,迎来夏日闷热、黏腻的一面。和往年相比,无锡今年的梅雨来得有点晚,推迟了六天。
  连日的蓝天白云和阳光似乎让人淡忘了本应是无锡的入梅时节,也让等梅雨的人等得好心急。尤其是几天前杭州、苏州齐刷刷宣布入梅,无锡的小伙伴更是不淡定了。
  昨天一早,天空云系明显偏多,雷达图上显示一大波“菠菜蛋汤”正在向无锡靠近,很快,天空飘落起零星小雨。到了上午10点,雨势变大,雨水肆意挥洒。这一次的降水和此前的雨有了质的不同,市气象台综合分析各项气象条件,无锡正式入梅,这也是今年无锡的首场梅雨。
  首场梅雨并不算暴力,但下得丝毫不含糊,以持续性降雨为主,多了几分缠绵的味道。截至昨天下午4点,这场雨共泼了13.5毫米的降水量,达到中雨量级。进入梅雨季,雨水将呈现“随时待命”的状态,未来的天气预报中,阴转雷阵雨、雷阵雨转阴、雷阵雨转小雨会常常见面。雨水还会变换着各种形态落下来,时而滂沱,时而缠绵,加上气温升高,闷热、高温、高湿的特点会更加突出。
  目前来看,24日以前锡城雨量不大,最低保持在20-21℃,最高在29-30℃,天气还有些小惬意。25日以后,雨带继续北抬至江淮及以北地区,无锡新一轮雨水来袭,降水强度增强,几乎每天都有雷阵雨光顾。气温也逐步上升,闷湿体感将趋于明显。
  对于无锡来说,梅雨时节是一年到头雨水最密集的时候,有时是激烈的暴雨,更多的时候雨水温和,但没完没了。市气象台提醒,相关部门做好梅汛期强降雨引起的短时内涝、道路积水和建设工地积涝等的防御工作。梅雨期间,雷电活动增多,注意加强雷电防御等安全工作。市民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物品霉变,预防肠道传染病等。
  三问“梅姑娘”———
  今年入梅为何偏晚?
  每年6月,江南一带的人就会惦记这位“姓梅”的“姑娘”,既关心它什么时候来,又并不是特别想它来。一般来说,每年6月上旬到7月这段时间内,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持续性阴雨天气,因为这段时间也恰好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叫做“梅雨”。梅雨是初夏季节大气环流的一次重大调整,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冷暖空气的“主战场”从华南移动到江南南部,雨带也随之推进到长江中下游等地。除了下雨,梅雨季节的天气大都闷热潮湿,家里的一些物品很容易发霉,也有人称之为“霉雨”。
  市气象台专家介绍,按国家气候中心对梅雨监测区域的新划分标准,整个梅雨区自南向北可分为:江南梅雨、长江中下游梅雨和江淮梅雨,“梅雨三区”的入梅顺序先南后北,无锡属于长江中下游梅雨区。梅雨的形成必须要有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北方冷空气一直很努力,隔三差五地往南方输送小股冷空气,可是冷空气来了,暖湿气流却“爽约”了。归根结底,还是今年副热带高压没有“就位”,它静悄悄地宅在西北太平洋,不愿意出门,以至于梅雨带迟迟没有建立,梅雨迟到。
  判断是否入梅的另一个依据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在东经120度上的北移位置以及降水情况。像上海等地入梅的标准是,副热带高压脊线在东经120度上高于北纬18度,而无锡的标准是高于北纬20度,所以无锡入梅时间要比地理位置偏南一些的地区稍晚。
  今年梅雨有何特色?
  说起“梅姑娘”,每年的性子都不尽相同。有时候贪玩儿多待一阵子,就会形成“超长梅”;犯懒的时候,可能一年都不怎么出现,就是空梅;勤快的时候,一年甚至还会“梅开二度”,就是二度梅。很多人还记得2016年的“梅长苏”,它姗姗来迟,但脾气暴躁,雨兄雨弟也不少,一言不合就让我们“看海”。当年的降水量也是下出了新高度——452.1毫米,比常年梅雨量分别多82.3%,成为本世纪降水最多梅雨季。去年“梅姑娘”也迟到了,但它就“发挥失常”,只下了80.9毫米降水,梅雨量不足常年四成。
  今年同样迟到的梅雨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说,今年梅雨季不太典型,入梅初期不会有连续的强降水。由于副高存在异动,一会儿上岸一会儿下海,梅雨带也跟它一起“跳舞”,东一锤西一棒,大气形势会进一步调整,后期也存在较大变数,气象部门正在密切监测中。预计整个梅雨季将以过程性降雨为主,雨量分布不均。
  说到梅雨,我们总是抱怨得多。要知道,梅雨是我们和高温之间的一道屏障。按照常年,出梅当天锡城常常“劈头一把火”,梅雨过后更是晴热、高温、酷暑“无缝对接”,最高气温38℃将是家常便饭,那种日子才真正难熬。民间组织“中国气象爱好者”认为,今年的非典型梅雨不可怕,因为真正要“搞事情”的是大范围、韧性很强的高温酷暑。根据预测,今年无锡汛期总体将呈现“降水总量略偏多,高温日数和强对流天气偏多”的特点,防汛形势严峻。因此,大伙儿也别太嫌弃梅雨,梅雨季节也有它的另一番风景。
  今年梅雨持续多久?
  虽说梅雨才启幕,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尤其是今年入梅时间推迟了六天,出梅是否也相应推迟?根据历史气象资料显示,无锡梅雨期常年天数为24.3天,最长的是1982年,梅雨期长达44天,最短的出现在2005年,仅有2天。常年平均雨量250毫米,雨量大时可能多达七八百毫米,少的可能仅有十几毫米,常年平均雨日15天,平均出梅日期是7月11日。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说,今年何时出梅还要观望一阵子。虽然今年入梅晚,但出梅不一定也晚,就像去年,无锡入梅略偏迟,而出梅正常。梅雨季长短和雨量也不完全成正相关,有时候一场暴雨就可以改写结果。
  回顾历史上的梅雨季,有些年份的梅雨非常不明显,像是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而且这段时间里雨量也不大,难得有一两次大雨,这种情况称为“短梅”。
  更有甚者,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长江流域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凉爽,出现了“黄梅时节燥松松”的天气。本来在梅雨时节经常要出现的衣服发霉现象,也几乎没有发生,这种现象被称为“空梅”。“短梅”和“空梅”的出现机会,平均为十年中1-2次。“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有伏旱发生,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所以,梅雨期太短也不好,还是希望今年的梅雨正常一些。
  (蔡佳)
  雨季来临——
  地铁全线配备伞套和防滑垫
  锡城又要开启雨雨雨的节奏。雨天很多市民会选择乘坐地铁出行,地铁站对于雨天湿滑有什么措施呢?据悉,为保证降雨期间地铁安全运营,无锡地铁在全线配备了值班人员和相关防汛物资。
  在人民医院站,一到下雨天,每个出入口都有一名保洁阿姨“包干”。值班站长蒋军说,地下车站在雨季容易返潮,加上一波又一波乘客进入地铁站时,携带雨伞等物品会滴水,因此出入口区域地面特别容易湿滑。保洁阿姨雨天比平时更忙碌,要一遍遍地清理地面。工作人员在车站入口处放置了塑料伞套,提醒乘客进入车站时自己取用。这个站点周围有医院和居民区,乘客中会有一些老人或病人,在雨季尤其要注意防止滑跌。蒋军说,行动不便的乘客外出最好有人陪同,如果独自出门可以提前和车站预约爱心接力服务,到车站也可以随时找工作人员帮忙。
  从地铁运营分公司了解到,目前地铁1号线、2号线所有车站都配备了防滑垫、防汛专用沙袋、伞套等物资。站台、站厅如果出现积水现象,保洁人员会及时拖干地面,并在积水处附近设置“小心滑跌”的警示牌。站内一旦发生雨水倒流的现象,工作人员会立即使用止水膨胀带等排水工具,尽快将积水排出。为防止乘客因意外出现滑跌现象,每个车站都配备了医药箱,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专业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组成的检查组,对所有站点都会进行专项检查,确保相关运营设备不受雨天潮湿影响。
  (念楼)

市发改委主任刘文俊主持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动员大会
《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有关工作办法(试行)》三大看点
省属企业2018年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宜举行
剑阁县“天罗地网”治“四风”
乐亭县政府与河北科技大学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我县成功举行
迟到六天 "梅姑娘"终于来无锡了
关于举办1月16日招聘会的通知
黑手伸向寺庙功德箱 福安两青年盗窃多座寺庙被捕
共同打造中老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
赣深铁路东莞南站概念设计方案敲定 总建筑规模2.84万平方米
陆应平率队考察东方园林集团
珙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中国最赚钱企业出炉了!一起来看
2018欧中青年大使文化之旅启动 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
充分预热第九届石榴文化旅游节 明清石榴园评选最美石榴
美国福建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到光泽桥湾村开展扶贫慰问
万卓培到我镇搜于调研
友谊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召开十一次主任(扩大)会议
何出此言
乐平雪梨瓜正陆续上市瓜质较往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