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常熟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新优势

  “乡村要振兴,党建是根本”“组织领导、党员带头、全民参与”,在常熟,以党建促发展在全省率先实施“定标、网控、问责”党委管党机制,让党旗在农村的每一个组织、每一片乡野上高高飘扬。
  近年来,常熟各级村(社区)党组织以实施“党建富民先锋行动”为主线,坚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建与推动富民强村有机结合,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突出党的领导,把牢发展方向
  【实例】
  “宅前屋后和房屋四周无乱堆放现象的,每户全年奖288元;绿化带内无私自种植、堆放杂物、破坏绿化等现象的,每户全年奖300元……”这是2017年4月13日经过8轮举手表决通过,并于当年6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的《瞿巷村村规民约补充规定》。
  近年来,梅李镇瞿巷村紧紧围绕“发展强党建,党建促发展”的理念,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为抓手,大胆创新实践,通过倡导党员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互助服务,以“党建+自治”的工作模式、“组织领导、党员带头、全民参与”的互动格局,推出村民自治“1+n”工作法党建品牌,织密乡村振兴“保障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目前,瞿巷村已形成以村党总支为核心、党员为主导、村民为主体、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架构,协商共治能力、党建工作水平明显增强。全村党员群众凝心聚力,为建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瞿巷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路径】
  要实现乡村振兴,坚持党的领导是前提。
  抓好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把牢了乡村振兴“定盘星”。党的十九大以来,常熟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党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农村支部书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八个一”集中轮训工作,依托党员冬训、“统一活动日”“开放式主题党日”等载体,强化农村党员“四个意识”,推动党的最新政治理论、最新发展战略入脑入心、深入人心。同时,以科学机制抓镇促村,在全省率先实施“定标、网控、问责”党委管党责任机制,对乡镇党委抓农村党建工作实行“全程网控”、实时监督。在党组织阵地建设中进一步突出政治功能,全面开展“红色元素”激活行动,推进“红色先锋牌”“红色先锋号”“红色先锋墙”“红色先锋栏”和“红色先锋工作法”等五个“红色元素”落地。
  建强“三农”队伍,释放“雁阵效应”
  【实例】
  阡陌之间摇曳着金黄的麦浪,灰鸭成群结队“哼着小调”……作为农村发展的“老典型”,蒋巷村拥有着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等国家和省级荣誉。2017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达10亿元,村民人均现金收入4.5万元,这还不包含人均社区股份制分红9000元。多年来,蒋巷党建工作坚持走强村富民、共同富裕、文明和谐的道路,善于从党的方针政策中找准发展方向、把握发展先机,坚持不懈创新,成为带领群众推动发展的“主心骨”。
  “现在提乡村振兴真是恰到时候。”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说,蒋巷的未来发展要走好现代农业之路、乡村旅游之路、“富脑袋”之路三条路。蒋巷村的成功关键在于一个好的“领头雁”和一支清正廉洁、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党员干部队伍。蒋巷村党委下设9个支部,有107名党员。正是依靠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蒋巷村乡村振兴之路才越走越宽广。
  【路径】
  要实现乡村振兴,建强人才队伍是核心。
  在常熟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常德盛、端木银熙等一批全国、全省先锋典型,在领导农村发展、推动强村富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常熟推动乡村振兴的一笔宝贵财富。
  多年来,常熟市始终高度重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着力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铁军。通过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带头人”,大力选拔党性原则强、熟悉农村情况、既善抓党建又懂经济的乡镇干部。目前,常熟50%以上的乡镇党委书记有党务经历,25%的班子成员担任过村书记;该市214名村党组织书记中45岁以下占53.6%,大专以上文化超过95%,复转军人84人,致富带富能手15人,人员结构和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同时,通过“三荐两考”公开海选,吸收储备一批、教育培养一批、试岗锻炼一批村级后备干部,不断注入农村工作新鲜血液。此外,实施回引培优强村富民“田秀才”计划,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和家庭农场党组织建设全国试点工作,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宣传、选聘下派、组织引导、前景引领等途径,将优秀人才吸引到农村广阔天地。
  “要选好配强村书记,探索实施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市级备案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加强村(社区)书记队伍激励保障机制,让村书记稳定在农村,扎根在农村,带动强村富民。”常熟市委书记王飏说,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党的基层堡垒作用,进一步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好书记的领头雁作用,一个班子的合力作用。
  创新组织设置,激活神经末梢
  【实例】
  常福街道中泾村,近年来以“党建引领服务群众”工作为抓手,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农村党员的带头作用以及党员干部的帮带作用,用“调动群众、科学规划、引进人才、拓展项目”4把“金钥匙”,探索开启乡村振兴富民之路。
  中泾村党委从金星农田项目整治工作入手,充分发挥党员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代表走进村民家中宣传的方式,普及中泾村党委对于新农村农业发展的理念,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农业积极性。
  “以往许多村庄搞建设,只图眼前不顾长远,而且‘一任一个调,一人一个号’,结果是财力物力投入不少,乡村治理仍然在原地打转,村民不满意。”村民陆坤元说,现在全村中长期规划落地,人接班,事接茬,一张蓝图干到底,保证了村庄建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从2011年开始,中泾村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通过科学规划,结合“万顷良田”“江苏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几个项目,已初步完善了园区内的道路、桥梁、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建成20万平方米的连栋大棚,农业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中泾村从一个经济薄弱村,依托科技兴农、产业强村和“党支部+新型农业+特色电商”大踏步走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路径】
  要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
  近年来,常熟市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大力推进行动支部工作法,通过“党支部+”模式,用党建吸附资源、激活资源、融合资源,全面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组织振兴是根本保障。只有把每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才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力量。”常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陆文明说。
  实施“党支部+电子商务”,围绕“一村一品”,积极把党支部建在特色电商产业上,突出“互联e家”行动方向,通过党员抱团带头、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产品销售线上线下融合发展。2017年常熟电子商务农产品销售额超过2.5亿元。实施“党支部+新型农业”,围绕“一社一策”,积极把党支部建在新型农业产业链上,突出“产业发家”行动方向,打造“党支部+农业园+合作社”“党组织+产业园+党建联盟”“党组织+产业协会+党建联盟”“党组织+龙头公司+家庭农场”等运行模式,帮助合作社和农户解决生产、经营和销售中的实际问题。实施“党支部+乡村旅游”,围绕“一域一景”,积极把党支部建在乡村旅游产业上,积极整合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等红色传统资源,打造村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微基地,组建党员旅游服务团队,以红色风景线赢取村级发展线。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王飏强调,各级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下大气力抓好“三农”工作,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真正把乡村振兴摆在优先位置,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常熟乡村振兴新局面,为推动常熟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驻常熟首席记者 商中尧 记者 袁鼎 通讯员 葛昊旻)

全力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生产安全、生活安稳
我市发布“5313”行动计划引才公告 首设“科技创业青年人才”专项
三水区城管部门开展专项行动清除积存垃圾
丰南农牧局备战“三夏”农机生产
新化县委巡察组全面反馈十二届县委第三轮巡察情况
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常熟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新优势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旅游发展电视电话会议
环保专项执法“利剑二号”行动启动 去年立案处罚422宗!
“人北清师”论坛6月9日举行 40篇论文获奖
阜山镇召开第四次经济普查会议 78位普查员接受培训
南充顺庆:秸秆禁烧 保卫蓝天
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赛艇赛首日肇庆队收获4枚金牌
黄梅教育实现基层纪检委员监督全覆盖
今年“保育员”培训开始报名啦,考试通过后可获1600元补贴!
路畅人安惠民 创新实干争先
南昌市通报2起环保领域失职失责典型问题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家门口看病更方便
全市全面小康推进工作调度会召开
献一点绿让“绿”成为生命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