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农业生产 用上“黑科技”

原标题:扬州农业生产 用上“黑科技”
    扬州网讯 “春争日,夏争时”,眼下,一年一度的育秧插秧如火如荼。记者日前在江都采访时看到,扬州正推广应用“微喷灌育秧技术”和“无人驾驶插秧机”。这两项技术的特点简单点来说就是:培育秧苗不占用大田,改在路边广场或晒场;插秧机不用人工驾驶照样行得顺溜,栽出来的秧苗横平竖直棵棵均匀。
    微喷灌育秧
    村民可在自家院子里培育秧苗
    鱼米之乡的扬州,水稻是主产粮食之一。水稻的栽种,首先要育秧,而传统的育秧方式就是在秧田中培育。过去,家家户户都会预留一小块地用来育秧。去年,市农机局在江都试验示范微喷灌育秧技术,并取得成功。今年,江都开始着力推广微喷灌育秧技术。
    记者在吴桥微喷灌育秧现场看到,所有的秧苗都装在穴盘中,并整齐地排放在水泥硬地上。秧苗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水泥硬地上安装了自动微喷系统,为秧苗供水。技术人员说,微喷灌育秧技术不仅灌溉均匀,还能节省人工和土地,“不需要专门的秧田,农民只要在自家院子的水泥地上就能育秧。”
    北斗导航无人驾驶
    插秧误差仅有1-2厘米
    无人驾驶插秧机采用电机式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机具具有直线自动驾驶功能。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插秧也早已实现了机械化。不过,传统的插秧机依然需要有专人驾驶,而最新研制制造的插秧机,却是无人驾驶的。记者在插秧现场看到,这台无人驾驶插秧机驾驶室上并没有人,两名在车上的工人主要负责摆放秧苗的工作;栽插到田间的秧苗,非常整齐,呈一条直线。
    技术人员说,这台无人驾驶插秧机可比有人驾驶栽得整齐,“有人驾驶插秧机并不是完全呈一条直线,而无人插秧机可以做到,它一秒钟可以调整数次插秧位置,误差仅有1—2厘米。”
    节地省工受青睐 已推广800多亩
    据悉,微喷灌育秧技术育出的秧苗质量也特别好,每亩池田秧苗能栽120亩大田,而常规育秧的每亩只能栽80亩大田左右。武坚镇村民朱进去年通过微喷灌育秧尝到甜头后,今年育秧面积达到40多亩,其中20亩是商品化育秧,将为本地和周边高邮、兴化的农机大户提供秧苗订单。
    为了推广微喷灌育秧技术,江都区农机局还专门出台财政专项资金奖补政策,以调动农户应用这项技术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江都有61个农机大户、合作社等主体采用微喷灌育秧技术,实现微喷灌育秧面积800多亩,占江都全区育秧面积的15%以上。
    延长作业时间 节省人力物力
    记者了解到,无人驾驶插秧机因为采用了电机式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延长作业时间,特别是可以在夜间播种作业。另外,无人驾驶插秧机还有计亩、定位、作业速度检测等功能,而导航定位数据又可为后期水稻施肥、植保、收获等作业提供精准位置信息,便于提高水稻种植全程精准作业程度。技术人员介绍,无人驾驶插秧机能节省喂秧辅助人工1-2人,可节省人工成本50%以上。
    此外,还有农业植保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可空中悬停,远距离遥控操作,作业人员避免了暴露于农药的危险,提高了喷洒作业安全性,另外可以节约50%左右的农药使用量。 记者 周晗

我市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全市三年脱贫攻坚目标确定 将实现三十四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秀洲这里正在招人!每周休两天、缴纳五险、带薪培训……这些都有!
12165000千瓦!成都电网负荷今夏第四次刷新记录
铜鼓举办中小学(幼儿园)师生艺术展演
扬州农业生产 用上“黑科技”
国药东风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绿色“深”呼吸,生活“圳”诗意
游仙丫丫健身房老板"跑路" 健身卡成"空头支票"
金山区景红园惠民服务社“母亲节”为高龄、独居、空巢老人送温暖
东安:粽情端午 传承文明
旬邑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春暖小游园 洛阳市民健身忙
电瓶车该不该整治?贵阳交警发布多起电动车负主责的交通事故
厦门港再添一条“海上高速公路”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专业联盟成立
新平县建兴乡:栽好重楼助脱贫
退费了! 看看你符合条件吗
养老托孤助学 龙岩援疆有爱
天气太热人也会“宕机“ 25岁男子跑完8公里后中暑致急性肝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