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探索建立商圈党建红色联盟 引领服务商业繁荣取得明显成效

  城区以滨河新天地商业广场党支部为依托,成立了滨河商圈党建红色联盟。探索体量小、分布散基层组织联合开展党的工作方式和路径。
  阳泉滨河新天地商业广场为中心的滨河商圈,是阳泉市最大的新型商贸区,辐射了欧洲街、滨河商贸城、居然之家等10余个大型购物娱乐商城,总占地面积约600亩,总建筑规模约130万平方米,入驻非公企业140余户,个体工商户1500多家,各类社会组织10余个,从业人员2万余人,其中党员112名。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共赢,全力推动和谐商圈、活力商圈和财富商圈的建设,阳泉市城区以滨河新天地商业广场党支部为依托,成立了滨河商圈党建红色联盟。探索体量小、分布散基层组织联合开展党的工作方式和路径。
一、创新服务载体,推动商圈融合发展。商圈红色联盟着眼各企业、商户和居民需求,通过服务融合共赢。一是服务企业。联盟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从政策服务入手,围绕企业对政策信息的需求,邀请发改、工商、税务、安监、消防等有关部门,举行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10余场,动员各方力量为商圈发展提供服务,保证了企业的正确发展方向。联合驻区医院每年为员工进行两次健康体检,累计500多人次。与20余家企业签订图书借阅协议,开展送书上门,帮助企业建立流动书屋,为企业职工提供了精神食粮,并多次开展职工维权服务宣传活动和法律知识讲座,开展助学扶贫解决员工生活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先后为38人提供困难员工救助、22人提供金秋助学、33人送去节日慰问,通过社区协商,解决了某企业噪声扰民30余起,解决了沃尔玛超市没有停车场的问题,真正让群众感到党就在身边,党组织成了商圈员工的温馨港湾。二是撬动市场。企业出资人通过联盟的教育引导,已经充分认识到做党建是为了促发展,也实实在在尝到了以党建资源为杠杆撬动整个商圈市场发展的益处。如,滨河新天地商业广场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经过联盟对商圈内资源的优化整合,门店由300个增加为315个,日均客流量由2万人增加到2.5万人,联合开展专题营销活动期间日均客流量一度达到3万人,就业人数由1078人增加到2616人,半年营业额总数达1.5亿,同比增长10%,入驻门店亏损户数量大幅下降。滨河商贸城在联盟的支持下,扭亏转盈,截至目前营业收入增长82.24万元,净利润达65.14万。沃尔玛超市顾客满意度持续上升,日均服务1.2万人,同比上升4%,税前利润上涨约300万,增长约2%。三是回馈社会。在联盟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动下,整合力量开展组团式、项目化、行业性的服务,教育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回报社会。如,联合举办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信息1500余条,达成就业意向315人,安置再就业183人。沃尔玛超市与阳泉市工程技术学院签订定向勤工俭学协议,为12名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组团开展各类免费服务300余次,义务劳动260余次;组建早教服务队、爱心助老服务队等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专业优质的项目化服务;8家美发业商户联合向居民发放“滨河人·滨河卡”500余张,优惠让利辖区居民,真正实现了企业反哺服务社会的良好态势,成为服务社会的新平台。
二、深化联动机制,聚合商圈优势资源。各联盟党组织拧成一股绳,发挥各自优势资源,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的党员共管、活动共办、品牌共创的机制初步形成。一是党员共管。针对商圈内流动党员多、队伍不稳定、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的情况,通过印发《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每月定期摸底排查,实行动态管理,使党员亮明了身份,找到了“家”;通过在商圈内统一推行“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流动党员经营岗”“预备党员考察岗”“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岗”等挂牌亮相制度,引导党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通过组织商圈内全体党员赴长治武乡八路军文化园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五城联创擦亮商圈名片、担当作为展示企业风采”主题党日活动,使党员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四个意识”。二是活动共办。各联盟单位联合举办技术比武、员工培训和各类竞赛、文体等活动,提升员工素质,展示企业形象。如,举办“缤纷滨河”摄影展、“展个人风采 树企业形象”演讲比赛、经典诵读等活动,社区与商圈多次联合开展文艺演出,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商圈文化活动。三是品牌共创。以“诚信经营”为抓手,挖掘商圈内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寻找契合点,共塑商圈企业文化、共创企业品牌,构建“党建诚信”商圈发展模式,把滨河商圈打造成为党建红色引领、商家诚信经营、百姓放心消费的特色商圈,党组织和党员商户得到了消费者的信赖。
三、打造红色联盟,强固商圈组织架构。为充分发挥商圈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挖掘有生力量,针对城市基层党建中商圈市场的薄弱点,激活生长点,探索创新点,使商圈市场成为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一是加强党建指导。区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把商圈作为直接联系点,选派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专职副书记担任商圈党建指导员,负责宣传党的政策、指导督促开展党内活动、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搭建企业与政府交流平台。各支部从管理层或支部委员中指定专人作为联盟的联络员,加强了党建工作力量。通过“三培养”方式,把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把普通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党组织班子成员和企业管理者,实现了经营与党建双赢、人气与财气并盛的良好局面。如,通过滨河西社区党组织对沃尔玛外资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使党员人数达到了成立支部的要求,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外资企业党支部。二是创新运营模式。明确了联盟对象、联盟目标、联盟方式、联盟内容。红色联盟通过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共办、资源共享,打破商圈内企业区域分割、各自为阵和封闭自锁的局面,使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经济体成为党建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达到各单位互利共赢的目标。各联盟党组织建立了党员联系商户制度,规定每名党员结合业务实际联系5户商户,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党组织就扎根在哪里,对群众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三是强化基础保障。为扩大红色联盟的组织力和影响力,做到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针对商圈内商户多、规模小,均无单独建立党员活动场所的问题,滨河新天地党支部作为联盟牵头单位,主动带头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广场提供了150余平方米的场地,按照“六有”标准,打造了集党员教育、员工培训、居民活动、顾客休憩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性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中心由新天地党支部派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向商圈内全体人群开放,实现了阵地共用。针对联盟作为松散性协调议事机构无专项活动经费的问题,通过各企业拿、上级党组织拨、上交党费返、以奖代补发“四个渠道”,有效解决了联盟日常工作经费。看得见的场地和多渠道的经费使商圈联盟党建工作有形覆盖宣传更广、有效覆盖效果更实。 (李慧忠)

2017年重庆市发放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3.28亿元
中山市质监局开展国庆节假日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专项监督检查
安徽省首届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三门峡市以史上最严措施冲刺大气污染防治30天大决战
随州市司法局多措并举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
城区探索建立商圈党建红色联盟 引领服务商业繁荣取得明显成效
市维驾处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维护质量监管
严寒打井作业 助力海宁经济发展
银川助力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就业
南充顺庆:秸秆禁烧 保卫蓝天
一窗办 一网办 简化办 马上办---红古区深化“放管服”促进发展环境大改善
“无问中西”——五人艺术展综合材料绘画首次亮相市美术馆
晋城市老体协柔力球队省运会获一等奖
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开展养犬管理集中整治行动
苏建华深入蓝山乡镇调研指导党建扶贫工作
全市国税工作会议召开
“强国论坛杯——时代新人说”全国演讲大赛在太原启动
我市开展规范整治殡葬用品市场行动7月31日前关停取缔非法生产厂家和销售网点
大年初二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北川欢庆新年
我镇举办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