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离我们还有多远?

前不久,笔者从外地返程老家,因天色已晚,班车已停开。正准备叫出租车,一辆黑色轿车从身边嘎然停下,司机摇下玻璃窗问我“回罗田吗?”我说“回”。“上车!”司机麻利地打开车门,上车后我发现车上还有3位乘客。我掏出50元递给司机,心想:只要能回家,管它贵不贵。然而,司机接过钱却找了我35元,并对我:“我们这是顺风车每人只收15元。”这个价格大大超出我的意料。这或许是顺风车带给我的第一印象吧。
说到顺风车,这应该是一个给出行提供实惠和方便的模式,顺风车的出现,也应该是出行行业的一大进步。目前市场中,以“滴滴”顺风车影响力最大,用户也最多,可以说是独占鳌头。
然而,纵观如今的顺风车市场,发展的程度和方向似乎与预想中不太一样,当“滴滴”顺风车出现时,我们预想了太多的改变,可事实却不那么乐观。改变固然是有,但这些被“滴滴”逐渐培养出来的用户习惯,貌似有点“跑偏”。管理部门对顺风车准许门坎过高;固有思维的人,认为顺风车方便不安全;更有甚者,干脆把顺风车当“黑的”看待。可以说,顺风车是在饱受争议中“上路”的。
也许在“滴滴”最初创立顺风车之时,也是抱着共享的理念来发展的,但“滴滴”毕竟还是以盈利为目的,不管是打车还是拼车,说到底都是它的一种运营模式。于是,它的定位也就越来越偏向于用顺风车来赚钱。
顺风车既经济实惠,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方便大众需求。不管怎么争议,顺风车都代表着一个城市进步的标志。目前关键的问题是监管要跟上,笔者以为要抓好如下“牛鼻子”:一是充分认识顺风车的重要性,千万不要因噎废食。二是监管部门要跟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对顺风车司机强化安全教育,使之养成良好安全习惯。三是营选良好氛围,消除排斥心里,把顺风车融入生活习惯,让有效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倘若做好这些,我们有理由相信,顺风车一定会得到健康发展,也一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编辑:张小志)

蕲春地税局共画维稳“平安图”
春节前扶贫慰问 显真情、暖人心
4天热新闻 件件关民生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与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2岁男子得脑血栓入院时间太晚 医生火速溶栓
顺风车,离我们还有多远?
“熊猫食堂”竹子栽植项目在楼观台启动
蕃茄田艺术儿童艺术节 邀你用颜色为家乡染上新色彩!
七树庄镇召开散乱污企业深度治理工作会议
【聚焦市委全委会】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与会人员热议市委上半年工作报告
全市老龄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召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到黄塘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
【榜样】乐于助人的人民调解员
“放管服”改革 今年乐山这样做
共建“一带一路”:中柬两国跨越千年的友谊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检验检测试剂耗材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麒麟街道:部队官兵春节前夕走访慰问驻地困难群众
市委办公室、市委政研室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 以更大格局服务市委中心工作
市国资系统召开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大会
惠州市供给侧改革强了农业富了农村 村容村貌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