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90后小伙钟爱传统文化:穿汉服、吹洞箫


李澜在自家阳台吹箫。 实习记者 徐嘉欣 摄
▇ 实习记者 徐嘉欣
日前,在资阳火车站候车室里,一身着汉服的小伙在座位上吹洞箫,吸引了众多乘客目光。他就是李澜,今年24岁,一个把传统文化过成生活的男生。
恍若隔世 汉服走进生活
5月19日,记者来到李澜的住处碧水丽都,刚到单元楼下就听到了从楼间传出来的洞箫声,循声而上,李澜正着身着汉服在二楼自家阳台练曲子。
“这身短打属常服,是古代人们便于劳作穿的,当然也是现在汉服同袍们(汉服文化复兴者)经常穿着外出的。”李澜介绍道自己身上穿的汉服。除了这身短打,李澜的衣柜里还有褙子、衣裳、道袍、大氅等七套汉服。
“最初是逛贴吧无意看到汉服,顿时就产生了兴趣。”李澜说自己大一的时候开始接触汉服,随后便陆续添置汉服,成为一名汉服爱好者,经常穿汉服出行。那时很多人对汉服不了解,指着他的着装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和服,也有人说韩服,还有人说是少数民族服装,甚至还有人说是古装、戏服,每每李澜都会给他们解释这是汉族传统服装汉服,周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民族服饰都受到了汉服的影响。直到后来毕业,进了成都一家银行工作,上班要求统一着装,李澜脱下了汉服,但并没有削减他对汉服的热爱,在平常休息日依然保持穿汉服的习惯。
曾经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汉服文化,在大学期间,李澜找到几位热爱汉服文化的校友一同申请创办“汉服协会”,然而由于当时愿意加入的同学不多,达不到成团要求,创办协会遗憾作罢。后来李澜加入了资阳汉服文化研究会,和一些汉服爱好者交流汉服文化,也常参加了一些弘扬汉服文化的大小活动,成为弘扬汉服文化的一份子。
传统做派 洞箫寸步不离
因为很多汉服爱好者吹埙,李澜也渐渐对埙产生了兴趣,之后接触到更多喜欢传统乐器的朋友,2014年5月通过朋友接触到箫,音色浑厚婉转的箫正是李澜心仪的“伴侣”。
2014年7月,李澜拥有了自己的洞箫。通过网上的教程自学,从基础的练习嘴型、握箫的角度开始,慢慢学会掌控吹箫的气息,通过腹式呼吸练习长音从而控制气息,就这样练习了两个月左右,李澜学会了第一支曲《女儿情》。直到现在,他的曲谱架上已经摞上厚厚一叠曲谱。
今年是李澜吹箫的第四年,家里陈列了不同的箫和埙,展示起自己的乐器,李澜如数家珍:“这是琴箫,因为琴箫演奏要配合声音小的古琴,所以发声小,管身也比较细。这是洞箫,管身稍微粗一点,音色也更浑厚。”
平时如果不是赴朋友的短约,李澜走哪都会带上洞箫,一时兴起便会吹上两曲。因为在成都工作,他常常往返于成都、资阳两地,所以在车站吹洞箫也不是第一次了。经常还会有人对着穿汉服吹洞箫的李澜拍照或者拍视频,偶尔还会遇到感兴趣的路人上前攀谈几句。
复兴文化 望更多人参与其中
“资阳古代名人辈出,有孔子之师苌弘、西汉辞赋家王褒、东汉经学家董钧古‘三贤’,先人们创造遗留下来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尔辈更应持之以恒地去传承和发扬这些精神文化。”李澜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已经有了复兴传统文化的意识,生活中传统文化的氛围也越来越浓。
如今,全国各地都有汉服同袍(汉服文化复兴者),尤其是在大城市,很多传统节日都会举办汉服文化活动。李澜表示,希望在资阳的汉服同袍们能积极参与此类活动,大大方方将汉服穿上街,让大家看到传统汉服的美,用自身行动提升汉服文化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汉服、接受汉服、喜欢汉服。同时,他也希望有更多人和他交流传统乐器,一起重拾、推广传统文化。
李澜家中陈列的埙。实习记者 徐嘉欣 摄
李澜家中的编钟摆设。实习记者 徐嘉欣 摄
李澜家中摆放的倒流香台。 实习记者 徐嘉欣 摄
【 新闻多看一点 】资阳汉服文化:一朝崭露艳四方

多地居民养老保障再迎多重利好
廉江市:“阳光安置” 廉江14名退役士兵昨日公开选岗
广州地铁“刷脸”安检试水 地铁四个车站验证便利度、通行效率大比拼
“红领巾 飘起来!”——武宁三小少先队入队仪式举行
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市中心城区静脉产业园建设推进会
资阳90后小伙钟爱传统文化:穿汉服、吹洞箫
合江县法院公布一季度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让生活更美好群众更幸福——丰润城市建设走笔
2018年长春市新辟205路、181路B线公交线路 调整143路、247路等17条公交线路
市绿化市容局党领导一行赴绿建中心开展工作调研
湘潭:《图说新二十四孝》荣获省优秀作品奖
新余袁河医院开工建设郭力根出席开工仪式
省河长制工作第五督导组莅许
镇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叶锦锐:下半年以“五个聚焦”实现新突破
市交通运输局、市交通控股集团、市铁路办、连云港民航站 弘扬“四干”精神 创造一流业绩
襄城县:加强重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
“263”苏州在行动 | 常熟辛庄镇:辛安塘沿线“散乱污”问题突出
熊志翔带队到湛江吴川市黄坡镇中山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警惕校园周边的“三无”玩具
天台发现一条境内保存最完美的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