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阳江之变——浦江以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浦江翠湖之晨。 傅华庭 摄
初秋,站在浦江县翠湖湿地公园的观景台上,放眼西望,奔流了近百里的浦阳江在此转向,聚流成湖,水面变得婉约而平静。
回溯漫漫时间长河,浦阳江有过漠漠芦花拂浪飞的画境,也有过浊水遍地流的教训。如今,行走两岸,这里的故事因为水环境整治而翻开新篇——村容更整洁,产业更绿色,百姓生活更有品质。
  40年,三代人,浦阳江之变是水之变,是业之变,更是人之变。翠湖畔人与水的故事,是浙江攻坚治水的一个缩影。
  “40年前,我们村在浦江西片最穷,外人不愿进村。”今年72岁的浦阳街道铜桥村村民吴洪根回忆,“村里人多地少,田就在浦阳江边,砂石多,泥层薄。小雨小涝,大雨大涝,地难种,收成差。”
  坡陡流急,蜿蜒曲折,浦阳江曾是影响铜桥村村民一年辛苦劳作的最大不稳定因素。只能靠天吃饭?富有闯劲的浦江人,开始把目光从狭小的田畈转向广阔的市场。
  “上世纪80年代末,我把一台水晶刻面机带到了铜桥村,做水晶加工。”今年57岁的赵炎森是第一个在村里办水晶作坊的村民,“头口水好喝,别看机器简陋,两口子搭档,一天利润多则上千。”
  赵炎森和邻村一些村民的成功尝试,带动了乡亲们参与水晶加工的热情,最多时,铜桥村有500多家水晶加工作坊、2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弥漫的粉尘、刺耳的噪音、污浊的废水,日夜不停工的水晶加工产业,让村庄环境脏乱不堪。
  “村民们的钱包鼓起来了,但浦阳江变黑变臭,翠湖成了垃圾乱扔、废水直排的‘粪坑’。”80后村民郑建鹤说,走在村里既要捂耳朵又要捏鼻子,“最大的愿望是考上大学,离开家乡。”
  不只浦阳江,2013年初,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欠佳,多地环保局长被“邀请”下河游泳。当年末,浙江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启动以治污水为核心的“五水共治”行动,以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其中,水环境污染最严重、矛盾最突出的浦江被列为全省重点。
  5年间,浦江关停“散乱污”水晶作坊两万余家,全面展开城镇截污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水晶加工企业经过提升,进入四大水晶集聚园区,实现统一治污、集聚发展。
  铁腕治水成效明显。浦阳江水质从原来连续8年的劣v类提升到ⅲ类。浦江全县水晶加工主体虽然减少了90%,但水晶产业经过转型升级,规上企业增加了37%。
  浦阳江两岸,美丽乡村多了,外地游客来了。如今,漫步铜桥村,已听不到嘈杂的水晶打磨声。村内随处可见绿地,景观带错落有致,一步一景,令人流连忘返。
  在村里,游客会碰到热情的吴洪根,现在他是党员志愿者,专门负责村庄的保洁巡查。在水晶产业集聚区,赵炎森的水晶加工产业仍在继续,品质更高、污染更少。去年,郑建鹤也回到阔别多年的铜桥村,租下翠湖边的农居,办起了农家乐,年收入近20万元。
  现在,浦阳江畔全长17公里的生态廊道已全面完工,串起了沿线多个美丽乡村,成为浦江全域旅游的经典线路。漫步廊道,村民们遇见了美景,拥有了信心,更期待着未来。
浦江金狮湖,曾经的黑臭湖迎来美丽蜕变。 张迪 魏志阳 董旭明 许乾虎 摄
【记者感言】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从水害频仍到润泽万家,从污秽不堪到岸绿景美,以浦阳江整治为代表的治水攻坚战,带来了水环境的蝶变,赢得了群众的喝彩。
  水之变的背后,是传统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眼下,以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美丽河湖建设为核心的碧水行动在浙江已全面启动,人与水的故事揭开了新篇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将越走越宽。

联合查处一起危险品“夹带”案件
潍坊市质监局召开2017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春运首日我市安全运送公路旅客67873人次
南堡经济开发区行政审批局挂牌试运行
全国培微计划“专家面对面”活动在上虞举行
浦阳江之变——浦江以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杭州海关批准注销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决定书
市区将施划1200余个机动车位
孙正东参加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颍州区代表团审议
宜川县举行2018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开复工仪式
茂名第十五届“海印杯”业余网球公开赛开拍
芝罘区消防大队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宣传消防知识
青岛老楼加装电梯 7个项目进入前期操作阶段
【文体新局】城中区图书馆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公益讲座
学人防知识,建平安社区
汤原县领导深入部分学校开展工作调研和慰问活动
遂昌新春夜景
市长田树槐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11次常务会议部署县区经济发展、信访稳定、党风廉政建设等重点工作
菜鸟开通洲际航线 包裹到俄罗斯仅需5天
绘心绘艺,筑梦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