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外来务工人员找到“文化归属感”呈现火热文化景象


2015年来昌务工的徐国强,最近每周六都会来到东湖区文化馆参加公益艺术课程培训。“我很喜欢写楷书,平时工作很忙,周末来文化馆上一堂免费的书法课,还有老师现场指导,真是太贴心了。”东湖区文化馆自2017年开展公益艺术培训活动以来,已经成了周边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最喜爱的去处之一。
  在东湖区,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呈现出火热的文化景象,他们走上舞台,载歌载舞尽展才艺……东湖区瞄准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文化需求,向他们提供特色文化服务,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写下有力注脚。
  依托文化阵地提供“专属服务”
  东湖区文化馆举办的2018年公益艺术培训活动正在火热开展,10个免费培训班中有两个特别班,非常引人注目。这两个班分别是外来务工人员书法培训班和外来务工人员广场舞培训班。东湖区文化馆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权益,他们专门设置了针对这一群体的培训班,而且报名条件严格限制,必须是非南昌户口。
  今年以来,东湖区文化馆依托文化阵地,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为掌握外来务工人员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东湖区文化馆设计制作了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活动调查表,以社区为单位进行调查摸底,在摸底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份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参与文化活动的报名表。根据调查结果,东湖区文化馆依托总分馆资源,就近安排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参加艺术公益培训。同时,全区9个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都配备农民工文化活动设施,110个社区建有农民工子女文化小课堂。
  积极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通过不断整合资源,目前东湖区已基本形成了满足多层次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青蓝京剧社是东湖区的公益非遗文化品牌,东湖区文化部门免费提供场地和培训设施,分别在东湖区文化活动中心、青桥学校和阳明学校设立免费培训点,并派出知名京剧演员为农民工子女开设京剧小课堂,培训了数百名农民工子女。涂国财正是其中的一位,学习京剧8年的他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戏曲学院附中武生班,从此走上了专业道路。
  东湖区还借助非遗项目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技能培训。2009年以来,省级非遗项目豫章绣、赣发绣免费培训班举办了百余期,使得众多女性外来务工人员学到了专业技能,同时传承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升归属感更好融入城市
  为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对南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东湖区文化部门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定期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演出平台,激发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东湖区文化部门与外来务工人员元宵佳节共享团圆”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6届,活动通过外来务工人员才艺展示、民间灯彩表演及送全家福等,一解他们的乡愁;“农民工劳动技能展示”活动已举办了3届,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现场大秀手工技艺;东湖区外来务工人员卡拉ok大赛已连续举办了4届,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外来务工人员的风采。“我特别爱唱歌,很想有机会上台表演,自从东湖区举办这个比赛,我每年都参加,而且东湖区文化馆还安排我参加免费的声乐培训,让我的演唱水平提高了不少。”陈国阳是一名保安,更是东湖区开展社区惠民演出的主要演员,他告诉记者,“现在我经常和很多外来务工人员走进社区开展惠民演出,不少社区大妈都能叫出我的名字,这让我特别高兴。”
  “城市繁荣有他们的功劳,也理应留下他们的脚步。”东湖区文化馆负责人表示,只有将文化服务打造成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桥梁,充分保障他们的文化权益,才能让他们找到“文化归属感”,真正融入南昌,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龙昆付歆欣南昌日报首席记者徐蕾

履行廉政监督职责助力重大工程建设
500万元变卖母亲房产 一女子拒付赡养费被司法拘留
孟津县成立文化产业联合会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城步畜牧局“五个着力”抓实畜牧业安全生产
苏州“食行生鲜”牵手铜仁科协 力促8000斤生鲜蘑菇出出
让外来务工人员找到“文化归属感”呈现火热文化景象
随州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拉动工业发展“强力引擎”
我市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重点打击十类人员
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大赛决赛在临沂职业学院举行
我省在场长制单位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
特色农业促增收
聊城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到乡镇 传导治理责任与压力
市委书记被“攻击”迫害民企侵民企 官方当晚回应
重庆市大足区来浏考察调研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
我市连续两个月PM 2.5浓度下降率全省第一
闃滈槼闀块€旀苯杞︿腑蹇冪珯杩庢潵鏆戣繍棣栬疆楂樺嘲
岳塘区:廉政警示教育走进法院公开庭审现场
大庆试点建设云烯能充电桩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宜君分会场长城保护利用高峰论坛与您相约
海沧区开展系列文体活动欢度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