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光明日报记者 吴春燕 光明日报通讯员 肖国新
阳春四月,羊城广州四处草木葱茏。在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仲恺路501号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内,有一幢古朴淡雅的素色砖木结构二层小楼,在两旁青松和学校浓浓学术气息的衬托下,小楼更显庄重肃穆,这里就是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廖仲恺 新华社发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的馆名由叶剑英元帅亲笔题写,一进入馆内,便可看到廖仲恺和何香凝伉俪的半身塑像。纪念馆为仲恺农工学校办事处旧址,自落成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虽不是休息日,但记者仍可看到不少漫步馆中的参观者,在通过观看陈列仔细了解着廖仲恺先生一家的革命事迹。
廖仲恺,广东归善县陈江镇人(现惠州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1877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一个旅美华工家庭。1897年,与同为国民党左派的夫人何香凝结为连理。廖仲恺于1905年9月加入同盟会,不久后,他开始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翻译并发表了《进步与贫乏》《社会主义史大纲》等一些早期社会主义学说,是最早介绍和探索社会主义问题的中国人之一。
辛亥革命后,廖仲恺任广东军政府财政司长,实行地税换契法、整理财政和税收等措施。在“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中,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并致力于革命事业。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廖仲恺曾称赞其为“空前之举,震慑全球,前途曙光,必能出人群于黑暗”。
陈炯明叛变革命后,廖仲恺赴上海与孙中山先生会合,并协助孙中山先生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1924年1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廖仲恺坚持国共合作和反帝反封建的原则,促成了大会的成功。廖仲恺还协助孙中山筹建陆军军官学校,任该校党代表,为建立革命军付出了诸多心血,被誉为“黄埔的慈母”。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廖仲恺仍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三大政策,直至当年8月在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惨遭反革命派杀害。
“廖仲恺先生逝世后,他的遗孀何香凝以及子女廖承志、廖梦醒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矢志革命,前赴后继,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可谓是一家两代人,满腔忠烈血。”纪念馆工作人员罗丽斯向记者介绍。
除了位于广州的仲恺路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廖仲恺先生的故乡惠州市也在1992年成立了以他命名的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仲恺高新区的陈江街道,还坐落着一所仲恺中学。斯人已逝,但廖仲恺先生的家乡人民却一刻也不曾忘记这位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奋斗终生的革命先驱。
2017年,仲恺高新区以320平方公里的面积,实现了2883亿元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每平方公里产值高达9.0097亿元,可谓是“寸土寸金”。此外,近年来这里更是接连向外界递出了“首席服务官”制度、“仲恺智造”等多张亮眼的“名片”。
张庆伟:科学谋划周密部署加大推进落实力度 务求各项改革扎实有序取得显著成效
足球小将的世界杯圆满落幕
许扬辉到扶绥县中东镇百域村开展“新时代讲习所”(大榕树课堂)宣讲活动
杏坛青田村登上央视 分享顺德乡村振兴的经验与思考
专业化税收服务团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成“充电”
廖仲恺:革命的先驱 “黄埔的慈母”
东湖高新龙泉街开展双拥慰问活动 为军属准备团年饭(图)
共同保护好东江湖水资源
市政府与京东集团“互联网+”新经济发展合作项目签约范修芳郭浩龙宝正等参加
鼎城花船庙小学:你若快乐,教育便是晴天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景德镇篇章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郴州市生活必需品(2018.1.2—2018.1.7)周动态分析
筑路一线 高温坚守筑“坦途”
岚山区 53360 农户获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1349 万余元
落实全市居民消化道肿瘤免费筛查等两项民生实事工作启动会召开
继往开来 凝心聚智 真情履职 服务大局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李公乐靳磊等出席 葛爱美讲话 侯津琪主持
高新区进一步加大拆“三房”工作力度
18名网上追逃嫌犯在西宁落网
关于印发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城加快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