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伟彬 通讯员 林艺萍)弘扬耕读文化,共抒家国情怀。9月21日晚,“歌咏中秋寄乡愁戏聚海沧庆团圆”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暨闽南文化进村(居)巡演活动在海沧街道沧江书院举行,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及文艺汇演吸引了近千名群众前来体验,活动将闽南文化和传统中秋民俗相融合,充分展示了闽南独有风情。
据悉,此次活动由海沧区委宣传部、海沧区委文明办、海沧区文联、海沧区社科联、海沧街道主办,海沧区闽南文化研究会、沧江书院承办,旨在让居民更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群众传统文化素养,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共趣欢乐游园扇、灯、影展现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展、亲子手工diy、欢乐博饼……令人应接不暇的游园活动就此展开。
闽南文化是闽南人的生活文化,它包括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海沧就保存了众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闽南文化展展示了闽南文化和研究成果,带领观众领略海沧非凡的文化与骄傲。
游园现场,中秋民俗展展示了中秋民俗和闽南特有中秋习俗,让观众在玩趣中学习中秋的古与今。在素有“制扇王国”之称的中国,扇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现场观众就通过亲子画扇来祈福团圆,亲自绘制属于自己的扇子;灯笼则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现场不仅有亲子折花灯送福,赏灯也同样精彩纷呈。
此外,闽南童玩体验展示了闽南童玩,不少长者摆玩闽南独有童玩,找回当年与友言欢,玩闹嬉戏的快乐童年,感受闽南童玩的童真童趣。影像全家福则以中秋、闽南红砖古厝为主题设计留影墙,现场拍摄全家福,留下一家团圆的幸福时刻,记录与家人的欢声笑颜。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举行了欢乐博饼,这一厦门人中秋不可错过的节目,令现场洋溢着快乐喜庆的氛围。
共赏中秋晚会歌、诗、戏呈现闽南特色
除了充满乐趣的游园活动,活动现场还进行了文艺汇演。以“武动三都”为序,三都武馆《五祖拳》拉开序幕,刚劲有力的拳风,将闽南人的傲骨与拼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整场中秋晚会分为歌咏民风、诗寄乡愁、戏话团圆三个章节,来自鳌冠书院、沧江书院、海沧街道老人文艺队、育才小学、东孚书院的表演者极力献演,闽南童谣《天黑黑》、歌舞《渔歌》、答嘴鼓《扫黑除恶得民心》齐上阵;闽南语诵读《月亮月光光》、歌仔唱唐诗《静夜思等》、《博饼舞》泯乡愁;《小调、七字调、杂碎》、《三家福》、《玉带紫袍》等闽南歌仔戏唱出闽南佳事,扬闽南好风气。
精彩剧目连连,令观众大饱眼福。海沧区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合安介绍到,此次活动亮点纷呈,纯闽南的节目带入浓厚的闽南味道;非专业的演员让闽南风情演绎原滋原味;接地气的体验使群众乐享其中;传统的博饼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地道闽南氛围。
“此次庆中秋活动让市民深入了解闽南文化,感受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了百姓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林合安表示,活动希望引导市民共同来保护和传承闽南传统文化,并创造富有时代精神的先进闽南文化,促进闽南文化资源的永续性发展。
歌咏中秋寄乡愁,戏聚海沧庆团圆。此次活动以闽南文化为根,以中秋民俗为轴,以相聚晚会为缘,以古厝明月为伴,对于民众提升闽南文化认同感、传承闽南文化精髓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感恩奋进·十年巨变: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在荒山间播撒希望
徽州大剧院升级改造完工
中石化中石油乙醇汽油配套施工收尾 28日前完成置换改造
视频、网络传播更需要正能量 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四款资讯类APP昨下架
邢台县冀家村乡专业合作社助果农抱团致富
千名群众齐聚海沧 共同体验中秋佳节闽南风俗
2017海南“互联网+”创新创业节开幕
平遥县举办“不忘初心 奋力争先”诵党言读党语大赛
白蕉镇昭信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被称为“中国海鲈之乡”
精准扶贫 精准监督 让贫困户真正得实惠
高新区将实现"雪亮工程"全覆盖
首届华东律师辩论赛在我市举行
中国每年人工流产约900多万例 这些常识需要了解!
不是开玩笑!芜湖真的叫过“无湖”
卫星图斑锁定近3000株林木被毁 5名嫌犯被刑拘
市委党校2018年 秋季主体班开班
东莞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 建立“学分银行”引导终身学习
长城路两个“高炮”广告牌拆除
六月雪梨: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听音乐会、夜宿书店、踏访老建筑,武汉书店花样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