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主支撑”


——五论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
□四川日报评论员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重点发展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构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和数字经济“5+1”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区域辐射带动力的现代产业集群。这为构建具有四川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并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近年来,我省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全省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但也要清醒看到,我省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顺应发展大势,发挥比较优势。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正有力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更深层次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才能在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中赢得一席之地,构建起四川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把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培育壮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支撑。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变化,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窗口期,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做响品牌、拓展市场,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着力抓好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落实,推动国资国企、行政管理体制、电力体制、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要突出创新引领,加大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大幅度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充分发挥在川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驻川企业作用,开放协同创新和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搭建产学研和银政企合作平台,带动创新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研究推出更有实效的政策措施,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家创新热情,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凝聚我省产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产业强则经济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诸多方面一起努力。我们要坚决把中央和省委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到实处,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加快建设经济强省。(原载《四川日报》7月9日01版)

信阳菜:舌尖上永恒的家乡味道
我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8.3件
16天昼夜不停紧急抢险 宝成铁路顺利抢通
省政府研究室主任杨三省来耀瓷小镇考察调研
老人突发心梗 司机紧急施救
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主支撑”
以情动人以法服人 同安截至目前已拆除67面广告约1600平方米
蓝山:暴雨来袭 公路人风雨坚守保畅通
“我和贵马的故事”征集活动启动 8月底截止
新昌县局: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
今年中考5月23~29日填志愿 录取将新增“提前批”
7日21时31分“立秋” 暑气仍存不会马上凉爽
春深花浅
看果企如何靠“免费仓储”盈利
西乡县组团赴深圳华润怡宝饮料公司考察矿泉水开发项目
省十三运会社会组乒乓球比赛西华开赛
少儿编程不能沦为吸金噱头
吉林森林公安开展应急搜救演练 20分钟完成搜救行动
远程监控代替现场巡查
金山区心启航惠民服务社承办“谨防诈骗,乐享晚年”老伙伴社区倡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