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8月6日讯(李壮)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其中就包括通讯工具“梦幻”般的变化。从过去的书信往来到如今的智能互联,40年时间,通讯方式的变化映射出时代的发展。
上个世纪70、80年代,人们的主要通讯工具是书信和电报。收到一封家书,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总有种迫不及待地拆开阅读的兴奋。因为,这几乎是那个年代,普通百姓之间远距离情感交流的唯一方式。
如今,大街上随处可见人们用智能手机刷微博、聊微信,语音和视频通讯,这情景在当下再普通不过了。然而,在40年前这些都是人们不敢想象的事情。通讯方式的改变:从书信、电报到固定电话、bb机,从“大哥大”到普通手机、智能手机,人们的通讯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春香女士曾是一名下乡知青。7月30日,记者来到杨女士家,62岁的杨女士正在和大连的知青朋友用微信视频聊天。杨女士说:“现在太方便了,想念老朋友了打开手机视频就能看到。”
1975年,18岁的杨女士从齐市下乡到远郊插队,杨女士回忆说,那时下乡的地方与市区相距几十公里,交通不便,回趟家要先走上十几里路才能到火车站,要想回家还得换乘一次汽车,折腾到半夜才能到家。知青是来接受再教育的,所以也不能随便请假回家,想家了唯一的方法就是写信。可是寄信也是不容易的,因为交通的不便,得靠邮递员来送信,赶上天气不好,十天、二十天寄不出去也接不到来信。
“那时平均每个月才能写一封信,每次写完信,都要盼着邮递员来。一封信寄到家里已经是十天以后了,等收到回信,就又过去了十天。”杨女士说,当时我们知青都盼着邮递员来,那种期盼的心,现在想想,即便已经过去几十年,但心里依旧酸酸的。
1980年,杨女士从乡下回到城里,先在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第三制药厂上班。1988年,又调到昂昂溪区卫生防疫站上班,在与家人商量后,杨女士家中安装了第一部固定电话。上世纪80年代,个人家里安装固定电话还是个新鲜事儿。由于初装费较贵,很少有家庭能安装固定电话。
“那时谁家安了电话,街坊邻居都会凑热闹来看看。”杨女士说,安装了固定电话后,与外地的亲戚朋友联系也方便了很多,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1993年,杨女士的丈夫花费1000多元购买了一部bb机。“有了bb机,联络更方便了。有事一呼,找公用电话回过去,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呼机号。”杨女士笑着说。尽管那时的bb机和现在的智能手机无法相提并论,但在当时也算基本实现了随时通讯。
然而没多久,市面上出现了手机鼻祖“大哥大”,但由于人们的工资水平每月只有几百元,一部“大哥大”要上万元,一般家庭都买不起。“拥有一部‘大哥大’成了当时成功人士的标志。”杨女士回忆说。
进入21世纪,随着黑白屏手机的出现,价格合适并且便于携带,“大哥大”被更新换代,成为百姓生活中常用的通讯工具。
杨女士说:“从黑白屏到彩屏,从数字电话到智能机,手机更新换代太快,上了岁数的我们都已经跟不上这个变化了。过去,和在外地的亲戚朋友因为长时间的不联络,加上落后的通讯方式,就会逐渐失去联系。现在好了,自从我们的生活中有了电脑和移动电话,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想与任何人联系,只需使用手里那部小小的电话便可实现。”
编辑:刘光余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昆明通过中期评估现场检查
关于住房补贴发放有关工作的通知
市民政局局长白楠生:今年全市低保将实现城乡一体化
乌当区新堡乡长坡村羊肚菌种出好“钱景”
区食药监局南关所查获一批假冒酱油
从“书信”到“微信”沟通方式让心灵的距离更近
这个姑娘不简单!广饶农村淘宝销售冠军
“大干40天 比拼开门红”活动先进个人巡礼之三
用党建工作,领航学校发展——桃源县教育局副局长陈俊兵开学到钟家铺中学上党课
市局张弢支队长到寮步分局督导扫黑除恶工作
三年了,我想亲手送你玫瑰花
努力做新时代的合格“答卷人”
平原纪委监委强化警示教育 组织旁听庭审敲响廉政警钟
【竞争性谈判】滨州市技师学院2018-2020学年学生教材二次采购项目谈判公告
我市成功举办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
16家单位负责人正在长江网与网民聊“三办”改革
宝鸡这6批次餐饮具不合格,看看有没有你经常去的
蒋朝晖副局长赴王江泾治超站实地查看罚没款征缴情况
骑警执勤受伤 依然坚守岗位
市人大代表孙双合:提高改建菜市场标准让市民吃上放心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