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计,民生;民生,民心。
如果把40年改革开放浓缩成一首壮丽诗篇,民生必然是意蕴丰富的“题眼”;如果将40年风雨历程谱一曲时代华章,民生必然是最撼人心魄的“强音”;如果给中国梦绘一幅通景画卷,民生也依然是生动传神的“点睛之笔”。
民生改善是梦想抵达的最好诠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我国各项民生指标逆势上扬:建立世界最大的社保体系,为亿万人民生活兜底;破解空前艰巨的就业难题,就业人数达到7.7亿;实行卓有成效的扶贫攻坚,全世界每10个人脱贫,就有超过7个来自中国……
正是有诸多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作证,儿时曾经的生活痛感,如今再忆,已经变成了甘甜的回味。
爬坡过坎惟难,滚石上山尤难。当前正是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加之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民生领域存在的一些短板需要补齐,民生关切也不时出现。
当前,民生指向的不仅是“吃饱穿暖”“吃好穿好”的物质需求,而是要解决深层次痼疾、满足群众深层次需求——更有尊严的生活、更加丰富的权利、更为出彩的人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再上层楼、更进一步之际,我们面临既要去产能、去杠杆,又要守底线、稳就业的难题;我们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从养老到医疗,从教育到就业,许多“两难问题”亟待破解,许多“民生关切”需要回应。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把改善民生放在心头,就要把改革责任扛在肩上,从民生关切中找到民生动力,把民生诉求转化为改革的方程式,求解民生考题的步骤,就是推动发展的进程。
40年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40年民生改善,其内在规律已经表明,改革硬碰硬,民生实打实。改善民生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社会进步的增长点、动力源。从几千万贫困人口脱贫释放的巨大消费潜力,到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激发的市场新需求,再到养老、环保等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都说明新的增长点就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当中,就蕴含在13亿多人的民生需求中。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要牢固树立“抓民生就是抓发展”的发展观、政绩观,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40年改革开放已经证明,我们用奋斗改变了亿万人民的命运;历史将继续证明,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就是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就是亿万人民与祖国共同成长的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化民生关切为民生动力,中国改革发展就会永不止步。(姜伟超 杨绍功)
一粒米的故事
西安污水处理新增一个强大的“肾脏” 第十一污水处理厂启动运行
想看央视名嘴周涛的《情书》吗?9月中旬请到合肥大剧院
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 续写“八八战略”新篇章
莲湖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在工农社区开展人际沟通主题讲座
从民生关切中找到民生动力
家长给孩子购买“老人机”
“非遗+”焕发古老文化新生机 西安高新区助力非遗产业数字化发展
高新广场综合体项目
荔湾区旧楼宇加装电梯服务中心举行加装电梯工程签约仪式
广饶县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2018年第4号
垃圾分类我先行 功在当下享文明
面对违建不手软!石角镇拆除三八花水潭一违法建筑
2018年第八批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
日照港公安局消防支队开展“传帮带”活动
小小红心果成了兴安的又一种“致富果”年收入能达到1200万
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
泡温泉、游花海、看表演,还有泡沫派对? 端午节遇上父亲节,各大景区精彩活动“一大把”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市政银法联动协商工作会召开
曝光!日照竟有人在电梯里干出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