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的校园生活


记忆中,我们是第一批小学实行六年制的学生。农村孩子没上过幼儿园,直接上小学一年级。在这之前我们整天在田野里疯跑,不知道上学是干什么。
对上学有深刻的记忆,是在史德镇上初中。宿舍是一间大的房屋,里面住了将近二十个同学,一人“一砖半”的距离,取开铺盖,就在水泥地上打地铺。晚上睡觉时,翻个身都比较困难。冬天西北风一吹,窗户上钉的塑料纸哗啦啦响。吃饭时间,一人一个搪瓷碗去食堂的大铁锅里舀一碗水,就着各自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和锅盔,快乐地在一起谈天说地、背诵课文。那时候没有谁想到去补课,几乎没有什么课外辅导资料,老师的作业也不多,农村的父母对孩子的功课也并不十分关注,回家没人问你的功课,闲了还要帮着家里干活。每星期三下午回家背馍,从学校走回家再步行到学校。春天绿油油的麦田,田野里油菜花香;夏天树上的蝉声,河里的蛙鸣;秋天长高的玉米,树叶被风吹动的飒飒声;冬天大雪飘飞,在雪地里奔跑,天地相接的浩渺,这些都是大自然留给我们最好的记忆。
高中的老师们也是各有特点。刚毕业老是穿着一双巡洋舰皮鞋的历史老师;冬天穿一件t恤衫背着沙袋在操场跑步的物理老师;老是把《史记》说成“死鸡”的语文老师;梳着背头,头发花白却双目炯炯的数学老师;还有漂亮时髦的地理老师,都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令我难忘的是,历史老师对史料分析的深刻,物理老师清晰的动力分解图,语文老师口若悬河的语言表达,数学老师让人不忍擦去的板书,地理老师画出的太阳运行轨道。虽然不再像初中那样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但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找到了另一片天地。那时最流行的小说是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我们为高加林的遭遇唏嘘,更为孙少平的坚强折服。我们唱《小芳》《晚秋》,还有《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我们更喜欢郑智化的《水手》: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那会儿,大部分同学学习都很努力,有同学晚上熄灯了还拿着书去老师宿舍窗外借光学习,甚至厕所旁的路灯下也有人在读书。我记忆犹新的是那年大雪天,北风凛冽,四面漏风的教室里依然有同学在点着蜡烛偷偷学习,等到学校巡逻的老师发现,从教室里出来,风刮起了房檐上的积雪,映着昏黄的路灯,在空中看起来分外美丽,但落下来的时候钻进我们的衣领里又那么冰凉。
每当想起过去的这些岁月,就不由感慨现在孩子们上学的优越条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有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辅助教学,做练习、查资料易如反掌。老师有微信群随时和家长联系,孩子们被老师和家长随时关注。每天一放学,学校门口车水马龙,都是接送孩子的家长。可是大部分的孩子不快乐。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学开始,孩子们就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学习稍微差一点就开始补课,更有周末的各种特长班、补课班。两相比较,我仍然感觉当年的我们学习条件虽然艰苦,但身心是自由的,不像现在的孩子,在父母和老师有些过分的关爱下,常常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礼泉县英才初中:王淑静)

龙津湖安置地项目依法拆除违法建筑2600多平方米
蚌山区雪华乡(宏业村街道)携手特扶家庭开展“粽”享亲情生日会活动
天气最近上演反转剧 周末请跟上气温回升的步伐
还敢闯红灯 你们出名了
佛山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
那些年我们的校园生活
赖泽华专题听取下帅壮族瑶族乡“创先”工作
双休日十堰高温重回35℃
我市首个违停智慧提醒引导服务系统正式上线
福建粮洽会开幕 福州粮食企业拟购近113万吨粮食
鹤壁廉洁征兵专题教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温州8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967亿元
陕西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三大行动良好开局
舞阳教研室在侯集二中检查指导社团工作
农业、农民、农村齐头并进 嘉善农业走出创新路
幼儿被锁车内 消防破窗救人 炎夏切不可将孩子留在车内
里水两年将完成129个村级工业园整治
东宝区市政园林浇水抗旱
重庆主城巡游出租车拒载绕路 下月起将被重点监管
市农业局召开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流毒影响干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