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铜川市中医药产业将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推进中药材种植发展,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模式,做优做强道地药材和大宗适生药材,稳步扩大全市中药材规模化。全市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面积要达到4万亩。各区县将结合实际,选择1-3个适生品种,发展道地药材,开展林下和光伏板下中药材套种。加快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力争每个区县建有一个50亩以上的专业育苗基地。
一是推进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加强与天士力、同仁堂、华润医药、云南白药等国内知名中医药企业对接联系,力争吸引1-2家科技含量高、关联度广、影响力大、带动性强、发展潜力足的骨干、龙头中医药企业落户我市。耀州区争取药王大健康产业园项目和中国药王城项目顺利落地,宜君县确保宜君现代医药产业园暨方舟新厂项目顺利进行,市新区管委会争取中医药产业园项目的实施和中医药相关产业的孵化,王益区、印台区各自争取1家中医药企业投资落户。
二是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加强与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中药材培育、新药研发等技术创新,做好成果转化与推广。鼓励扶持陕西方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新丰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兴盛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起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医药企业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发挥“四基地一医院”平台优势,加大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医药应用研究和推广,力争更多更好研究成果在我市孵化推广。
三是推动中药材产业和脱贫攻坚相融合。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相衔接,以上禾、大秦等中药材种植公司的扶贫方式为例,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中药材种养大户和农民合作社,尤其是要在深度贫困地区引导农民种植中药材,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
四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事业。扎实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确保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搭建中医药人才发展平台,继续推进名医带名科、名科促名院的中医特色发展之路;不断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孙思邈中医堂内涵,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让群众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全面推进社会办中医试点工作,努力打造社会办中医“铜川模式”。加快做好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
东山区“双管齐下”布春防
结婚离婚当儿戏 温情调解续姻缘
宝清县召开防汛工作推进会议
2018苏州中秋假期旅游情况小结
我市电商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铜川市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扬州真州路立交昨起浇筑箱梁 今年8月将建成通车
港北区召开老年人体育工作年终会
高质量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四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8月13日行政处罚公示
微视频 | 22国青年说“一带一路”
应急抢险显身手 十八沥水闸亟待重建
聚焦我眼中的优美庭院
我省发布“重量级”旅游发展规划十堰将建成区域旅游中心城市
我县“党建杯”篮球赛和气排球赛闭幕
加快推进全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应用
龙子湖区住建局推进现场办公解民忧
市纪委监委预防职务犯罪进社区宣传活动举行
踏上征程!2800名“青岛兵”陆续奔赴祖国各地(图)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助力打造全域美丽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