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人民日报《民主政治周刊》版推出“一线探访·走近基层法治队伍”系列报道。通讯《三个司法所长的一天》介绍了我市向山镇司法所所长刘凯调解居民矛盾纠纷的故事,展示了基层法治的生动实践以及基层干部的艰苦努力。
人民日报发表编者按指出,基层司法所、法庭、派出所、检察室,这些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基层法治单位承担着落实“司法改革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任务,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基础环节。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着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人民日报记者 韩俊杰
这几天,安徽马鞍山市雨山区向山镇司法所所长刘凯有点忙,新置换的办公场所刚刚搬迁完毕,相比之前离居民区更近了,老百姓办事更加方便。
8月31日一大早,大厅就挤满了前来办事的群众。“前两天,社区里两户居民闹矛盾打了一架。现在打人的一方愿意赔偿对方900元,接下来该怎么办?”向山镇十三社区居民丁传兰找到刘凯。刘凯告知:“双方需要签订调解书,并向社区调解委员会备案。受伤者也要出一份收条,防止双方出现反复。”
向山镇下辖4个社区、7个村,每个村都设置了人民调解委员会。而向山镇司法所却只有4个人,承担着镇里包括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9项工作内容,这让刘凯时常感觉到“人手吃紧”。
送走丁传兰,刘凯的电话响了起来,是向山镇锁库村干部打来的。原来,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要起诉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村干部调解不了,只好向他求助。刘凯赶紧带上一名司法助理员,顶着烈日出了门。
很快,刘凯赶到了锁库村委会。从谈话中得知,老人共有6个子女,前些年房屋拆迁款被小儿子全部拿走,这引起了其他子女不满。3个儿子互相推脱,认为老人该由小儿子赡养。刘凯将几个子女的电话依次记了下来,并告知老人会把他们召集起来调解,“如果调解不成,也会为您老人家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
锁库村的纠纷告一段落,刘凯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马钢南山矿区,去走访3名社区矫正人员。向山镇司法所管理着37名社区矫正人员,“我们每个月都要走访社区矫正人员,还要举办一次集中学习,帮助他们修复社会关系,并定期参加公益劳动。”刘凯说。
“你最近表现很好,要继续努力、遵纪守法,争取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听完汇报,刘凯勉励他们。社区矫正包括对他们进行定期走访、教育监管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干预。由于存在执法权的问题,很多时候,司法所要配合镇政府及公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做好法调对接,不整合资源不行,除开展联合调解外,还要靠村居工作人员协助配合。”市司法局基层科科长陈俊说。
原本下午要召集所有社区矫正人员集体学习,但刘凯突然接到通知,区里要召开戒毒工作先进单位表彰大会,为此集体学习的安排只能改期。在基层司法所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刘凯说自己“累并快乐着”。依法、依理、依情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让群众满意,成为刘凯最大的心愿,“把群众的矛盾调解好了,群众会打心眼里感谢你。”
市教育局召开“全面改薄”中期有关工作部署会
亳州营商环境评价全省第二
高州法院集中宣判一批危害社会治安犯罪案件
平远又开通一条城乡公交每日两班,设置68个站点
共青团南阳市委2018年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举行 帮扶贫困学子 助力脱贫攻坚
所里忙起来 百姓更方便
刘奇葆来宜考察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情况时强调让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以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赵实项兆伦肖超英魏晓明章松陈爱军陪同
遂宁市大英中学入选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8活力青年“南澳520”相思花节之旅在南澳县举行
墨江5.9级地震:近四年来云南省震级最高 救援处置稳步推进
99.2万助学金帮174名贫困学子圆梦
南明区中南社区举办端午节邻里和谐送温暖活动
市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隐形贫困人口”:理解但不推崇
涟水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传达全国“两会”精神
节前送温暖 真情暖民心
“自驾游”引领全域旅游新业态 市场发展潜力大
昨起,这些地方统统免费!湖北人又能省一大笔钱了!
责令整改通知书(杭知法查字[2018]009号)
吴冠中笔下“复活”的杭派民居 背后是新墙材的变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