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手工艺新生吴志超,对福州传统手工艺情有独钟。机缘巧合之下,他踏上了软木画求艺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软木画结下深深的情愫。作为福州软木画第四代传人,吴志超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肩负起传承这份福州百年工艺的使命。(本期作者 包书平)
扎个马尾,套个发箍,一身长款黑外套,年轻的吴志超颇有几分艺术家的气质。关于和软木画的结缘,吴志超表示纯属“意外”。2012年夏天,他从南平来到福州探寻这座城市的文化。在报考福州市工艺美术学校的脱胎漆器、石雕和软木画等专业时,从小就酷爱绘画的他,误以为“软木画”就是一种绘画,便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软木画’带了一个 ‘画’字,我以为它就是画画,后来学习了才知道它是一种雕刻。”就这样,动手能力强、热爱艺术的他开始走上了软木画的学艺之路。
以刀代笔,精雕巧镂。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学软木画首先要学会制刀、磨刀。”吴志超说。在它的手工台上,各式刻刀整齐地摆开。
软木画源自福州西园,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作“东方第一奇画”。而制作软木画,首先还要从构图开始。
软木画以松软柔韧、富有弹性栓树皮层为材料,削取薄片,运用浮雕、圆雕、透雕等技法,精雕细镂成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栈桥船舫和人物。吴志超小心翼翼,沉浸在艺术创作中。
软木画分为构图、选材、雕刻、拼接、布景几个大的工序,难度较高,生产软木画可进行流水线分工生产,少有人是各道工序皆能掌握的全才。吴志超是福州软木画第四代传人,他师从软木画大师陈希炎,目前他正在学习钻研各道工序的制作。
“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在吴志超看来,布景是软木画制作最后的、也是核心的一道工序。
在吴志超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对小而美的软木画随手礼。
软木画是纯手工艺打造,较难用机器替代。也正因如此,它在当下机械化大生产时代下前进缓慢。“这就更需要我们做为年轻人不断地学习,尽最大努力去守护和发扬它。”吴志超说到。
开发区深入推进动产质押融资试点
眼皮跳不停 不是财也不是灾 可能是病
太和区残联圆满完成2018年“三刊”征订工作
丁纯审议监察法草案:提高政治站位 持续改进作风
珠报融媒记者利用全媒体实时“追风”,累计发稿量500余条,阅读量逾450万次:逆风而行我们在台风中记录感动
“90后”吴志超:愿做坚守软木画的新力量
民建即墨基层委同心工作站成立
有夫之妇与他人同居生子 福安一女子犯重婚罪获刑
五度参展年年精彩,陶瓷艺术家徐保和——笔下蹦出小精灵
过五一劳动节 宜宾彩民中大奖500万元
安居区琼江路幼儿园开展校园环境创设活动
唐山限行提示:7月3日限行尾号"5"和"0"
上海拥军优属基金会今年落实100多个实事项目尊崇军人
小微信推进民生大工程
粟田梅侗锦合作社获评“湖南省巾帼脱贫示范基地”
创新管理方式 优化出行环境
中国辞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在漯开幕 邬书林江蓝生刘宏张社魁等出席
[温江区]全市2017普通高中工作会在温江召开
溆浦:28户花瑶同胞喜分旅游扶贫红利
陈荣昌深入乡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并对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