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绿色三峡。(宜昌市林业局供图)
图为:秭归县长江岸线复绿初见成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汪彤摄)
开栏的话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是否健康,沿岸森林生态功能是关键。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今年,省委、省政府从湖北实际出发,启动实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为长江大保护的湖北答卷翻开新的一页。
长江两岸造林绿化作为十大战役之一,是修复长江生态的重要举措,对加快构建长江流域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生态系统,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利用,意义重大。
今日起,本报开辟“沿着长江看绿化”专栏,组织多路记者溯江而行,聚焦相关市、县改善长江干流沿线森林生态功能、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的探索与实践,敬请关注。
长江流经宜昌232公里,占全省长江岸线总长的近四分之一,是当地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线。
这份美丽,既珍贵,又脆弱。
宜昌位于三峡库区,受多重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呈易发、多发、频发态势,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长江生态安全。近年来,该市高度重视长江大保护,大力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转、搬”、非法码头整治、江水污染治理、湿地修复,长江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长江段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江两岸森林生态环境依然脆弱。
“推进长江大保护要加减并举、综合施策,林业部门要着力做好加法,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扩大生态容量,从根本上改善长江生态。”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新池如是说道。
为长江系上“安全带”
黄金建设用地变义务植树基地
初秋,漫步宜昌高新区白洋园区万福垴村长江外滩,一片50亩的义务植树基地格外引人注目。
“原本这里已拟定为沿江开发的黄金建设用地,为了搞好长江干流岸线修复,高新区及时调整规划方案,在此建设义务植树基地。”宜昌市林业局局长周京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
万福垴村处于白洋园区中心地段,区位优势明显。过去,4公里长江岸线就有2家采砂厂,乱挖、乱采、乱建等现象严重,在此畅游的江豚一度销声匿迹。
生态无价,必须把长江沿线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省林业厅整合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精准灭荒、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天然林保护等项目政策,集中力量推进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力争用3年时间,将全省长江干流沿线两岸宜林区域全部绿化,建成连续完整、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显著改善长江干流沿线森林生态功能,提升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水平。
宜昌市委市政府立下“做好长江岸线生态复绿,努力把生产岸线变成生态岸线,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的目标,启动长江岸线生态复绿工程,对长江宜昌段干流两岸需要修复的99.6公里岸线进行绿化美化,构筑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长江绿色生态廊道。
为激发全民参与积极性、营造社会关注生态复绿的氛围,宜昌市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在沿岸荒滩荒地上建立28个市级义务植树基地,开展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等形式的尽责活动。万福垴沙湾渡口义务植树基地,累计有500多人尽责,栽植栾树、红花玉、桂花树等5000余株,通过落实专业管护队伍,成活率达90%以上。
长江岸线复绿,为这座生态地位敏感又重要的城市,带来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为人民创造绿色福祉的新希望。
水泥地里“抠”出森林
清场植绿让生产岸线休养生息
8月23日,记者在宜都市陆城镇龙窝村江边看到,曾经的500米散货码头岸线已归于平静,新栽的千余株杨树迎风起舞,仿佛一条灵动俏皮的绿色飘带。正值傍晚,65岁的村民秦刚带着孙子来江边玩耍。他告诉记者,以前江边乱搭滥建严重,现在变得整洁漂亮,村民们经常到此散步。
长江宜昌段岸线上曾形成当地第一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化工产业。自“清零行动”“清废行动”启动以来,沿江一公里内的化工企业陆续关、搬、转,长江干线及支流非法码头得到有效治理。
清场是为了植绿。林业部门迅速对长江沿线取缔或废弃的码头、砂场和原有的闲散空地等区域跟进复绿,确保“拆一处、绿一处”。这并不容易。取缔或废弃的码头、砂场,土地贫瘠、土层较薄、砂石较多,植物难以存活,属于造林绿化的“硬骨头”,要先除去水泥硬化面,挖1米以上的树窝,再植树或撒草种,复绿过程如同从水泥地里“抠”出森林。
复绿难度大、成本高,针对不同地类现状、区域特点,分类施策。护堤地及堤内荒地造林,多树种配置,增加森林覆盖,作为护堤护岸的屏障;堤外江滩区域的复绿,突出色彩化和景观化,种季节性花草、杨树、芦苇,既防浪又成景;无堤防地段,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工程,健全建设沿岸生态体系。
各地下大力、出硬招。
宜都市实行“四费定补”(苗木费、人工费、青苗费、管护费实施补助),不足部分由乡镇处统筹解决,引进专业绿化公司,破硬地、除废渣、搬客土,在岸线大面积种植杨树,护坡种利于水土保持的“狗牙根”,近水的地方种芦苇。
枝江市将一江两河纳入生态复绿,采用政府集中采购,统一发放苗木的方式,发动农户认植认养。
在确保全面复绿的基础上,不少地区还注重景观效果和综合效益,力求变“生产线”为“景观线”。夷陵区、点军区将岸线复绿与沿线乡村绿化、通道绿化、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结合,统筹规划,计划打造三峡坝区“樱花长廊”“花漾点军”等景观特色岸线。
截至目前,宜昌市完成长江干流岸线复绿4424.5亩,复绿长江两岸66.5公里。曾经疲惫不堪的生产岸线,渐显岁月静好的模样。
织密织牢立体“保护网”
长江岸线复绿升级全域生态复绿
生态建设,永无止境。记者了解到,当前,宜昌市林业局在实施长江干流岸线生态复绿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全域生态复绿工作。长江支流岸线复绿、公路绿色通道提升、精准灭荒、关停废弃矿山和工程临时占地复绿等全部纳入全域生态复绿范围,将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生态景观林。
这并非简单的自我加压,而是基于对当地生态保护形势的系统考量。
“全市森林结构不优、林分质量不高、林业产出不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长江两岸、生态敏感和脆弱地区、森林植被破坏地区实施全域生态复绿,全面提升全域特别是长江两岸森林质量,优化森林结构,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功能完备的长江绿色生态廊道,才能实现宜昌全域‘长江大保护’的目标。”宜昌市林业局副局长曹光毅如是告诉记者。
一张立体化、多层次的生态保护网正在当地精心铺就。
猇亭区围绕“江河岸线绿化、闲置裸露地绿化、保留山体绿化、植被恢复工程绿化、企业厂区绿化、乡村集镇绿化”六线并进,推进全域复绿。
伍家岗区探索实施“山长制”,筹资对12座因城市建设被开挖的山体进行绿化美化,并计划对辖区内15片山体83座山进行生态修复,通过实施工程化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全面消灭荒山荒地。
长江生态复绿是一个系统工程,栽好树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管好树、经营好树,成活、成林、成景,实现防护林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复绿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记者了解到,当前,全省长江沿线8个市州39个县(市、区)都已陆续开展长江两岸造林绿化进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汪彤通讯员祝嘉彤)
《湖北日报》2018年9月7日11版
日照市区天然气供应有序 确保市民温暖过节
市人大代表分组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法院市检察院工作报告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血栓防治基地建设公益活动之全国百家医院专项行动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VTE防控管理培训班
终身禁驾竟造牌上路 重罚没商量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下风险防控的策略与实践”专题论坛在沪召开
曾经遍布采砂场、化工厂、非法码头,如今变生态线、景观线、产业线 宜昌百里长江岸线绿色升华
常德13件环保信访交办件整改到位
2018年开封市无线电管理工作会议召开把握新形势 再上新台阶
想当网红,情侣用麻将的3个“八万”去买车!还谈一上午……被怒打
洞口县月溪乡江现村抓党建促脱贫 送关爱暖民心
喜迎三八妇女节 百名巾帼网球赛场竞风采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长寿之地在吾城
双创周亦庄会场开幕 600新技术成果亮相
儒商大会2018|回“家”的行囊里,他们都带了啥?
马銮湾新城两幅商住用地拟出让 资质优越引关注
德州首批劳动关系和谐单位评出 86家单位上榜
威水!这些广州青年被福布斯关注,了解下?
“社科宣讲大篷车”活动圆满结束
“失信彩铃”治“老赖”惩戒力度再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