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陈学艳:赶上改革开放“快车”的淘金者

淇滨区打柴口社区居民陈学艳
赶上改革开放“快车”的淘金者
陈学艳(右)向顾客介绍羽绒服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算是尝到了甜头。”8月14日,淇滨区九州路办事处打柴口社区的“创业达人”陈学艳,向记者讲述了她赶上改革开放发家致富的故事。出生于1970年的陈学艳曾涉足不少领域,她从卖家具到经营服装的经历,折射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行业变迁。
■上世纪80年代
跟着父母卖家具 大立柜是畅销货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有了改善,对结婚要准备的东西也有了更高的标准。
“那时候‘三加一’是准备结婚的年轻人经常提起的话题。”陈学艳说,现在好多人不知道啥是三加一”,其实这是当时年轻人结婚时的“标配”。三”指的是三大件,包括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全国流行语;“一”指的是大立柜。
“有些富裕人家会请木匠做一套三开门实木大立柜,算上木料和工钱,这得花不少钱。”陈学艳说,1980年,她母亲发现市场上出现了用压缩板和锯末板做成的家具,与实木家具相比,这种家具价格便宜、颜色鲜亮,很受欢迎。
“还记得俺妈对俺爸说,趁着现在政策放开,老百姓可以做生意挣钱了,咱得抓住机会。开个家具店肯定赚钱。”陈学艳说,他们一家在改革开放之初抓住机会成为了个体户。
陈学艳说,那时开家具店的不多,同业间竞争压力小,她家生意很红火,很快成了“万元户”。陈学艳初中毕业后跟着父母一起做家具生意。
■上世纪90年代
见不少人到濮阳打工,开始跑长途客运
由于常年跟父母做生意,陈学艳养成了敢想敢干的性格。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家具店越来越多,她决定另寻商机。
上世纪90年代兴起了打工潮,我市有不少人到濮阳的油田打工,这让陈学艳看到了商机。1996年,她购买了一辆客运中巴,专跑鹤壁至濮阳的线路。
“打工的多了,两地之间结亲戚的也多了,车上经常是满员。”陈学艳说。
“那时候不少人让我给他们在濮阳打工的家人捎东西,一般是馒头、咸菜和水果,汽车刚进站就有不少人上前接货。”陈学艳说,看到那些人拿到货物的笑容时,她很满足。
■2001年
瞄准新区建设商机,做起建材生意
2001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将鹤壁市郊区更名为淇滨区。淇滨区新城区的建设让陈学艳看到了商机,于是她放弃长途客运做起了建材生意。
“那时淇滨区新城区的基础建设刚刚开始,到处都是工地,对建材的需求量很大。”陈学艳说,随着淇滨区房地产市场的红火,她的建材生意十分兴隆。那时她天不亮就去送货,一忙就是一整天。
■2004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又做起服装生意
“淇滨区发展起来后住户越来越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衣着越来越讲究。”陈学艳说,2004年,她把眼光放在了羽绒服上。
那时候陈学艳跑到北京、山东等地考察,发现其他服装的发展大多遭遇了瓶颈期,唯有羽绒服行业红红火火,她随即决定做羽绒服生意。
时间再次证明陈学艳的选择是正确的。2005年,羽绒服行业异常火爆。2012年,她在淇滨区又开设了两家专卖羽绒服的分店。
“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就是我的后盾。”看着自己顺风顺水的生意和越来越鼓的钱袋子,陈学艳说她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也从改革开放中淘到了人生财富。
责任编辑:韩智英

汽车四分公司为一线员工送“凉爽”
调查显示:珠海职场半边天,女性对家庭付出更多
胡衡华调研高铁会展新城
男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行骗 逃逸3年来十堰经商被抓
渝北龙山街道龙华社区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宣传活动
鹤壁陈学艳:赶上改革开放“快车”的淘金者
如东举行产业发展母基金揭牌仪式暨如东融实毅达投资基金签约仪式
[网络问政]欢乐大道红庙公交站共享单车堆积如山 洪山区城管委承诺第一时间处理
把“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做实做细
赵凤桐蒋旭光莅堰调研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好灾后恢复重建
久久为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
高考首日,各考点秩序井然
即墨区出实招改善教育民生
刘克胤看望慰问一线教师
湘潭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召开
龙湖区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赵乐秦率团赴湛江考察学习湛江市委书记郑人豪市长姜建军会见考察团一行
“缘定星沙·脱单攻略”单身青年联谊派对举办,13对青年男女成功牵手
高港区联动开展“4·8” 司法日活动
诚信伴我行之签名活动—龙潭镇赵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