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②丨摄影艺术走进衡阳百姓家庭,这些事你可能不知道


   摄影,在当下是一项流行的兴趣爱好,但在40年前,“玩”摄影的人却是寥若晨星。
   作为衡阳“玩”摄影的元老之一,许常国见证了摄影如何从“凤毛麟角”变成大众爱好。
   “玩”摄影的凤毛麟角
   相机也是改变命运的机器
   1977年8月,许常国成为衡阳日报编辑部的摄影记者,加上另一名摄影记者左柏元,衡阳日报当时共2名摄影记者。因为摄影记者少,许常国一天要踩单车跑四五个地方采访。他清楚地记得,1984至1985年间,他曾创下一个月刊发105张照片的纪录。
   ▲那些年的新闻图片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全市摄影爱好者大约二三十人,除了企事业单位,私人能够拥有相机的更是非常罕见。“谁要是有相机,那是香得不得了啊,好多单位都会请去拍照。”
   当时,企事业单位热衷请摄影爱好者拍会议、拍产品、拍活动,如果机遇得当,一个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可以借此调入经济效益不错的单位。
   ▲上世纪80年代,摄影爱好者为企事业单位拍了不少照片
   许常国说,那个时候,摄影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衡阳瓷厂曾有一名摄影爱好者,凭着会摄影被调入当时的衡阳市园林处;一名摄影爱好者因为会拍照成为衡南氮肥厂的正式职工,后又调入衡南县政府办工作
   摄影对象变得丰富
   镜头开始瞄向人物风景
   上世纪70年代,摄影爱好者手中的常见设备多是上海海鸥牌相机,如海鸥4a、4b、4c、203,此外还有玛米亚等。以1981年的物价计算,一台普通的海鸥相机大约要200多元,而那时月工资才三四十元。在首要满足物质需求的年代,即便是有钱也不一定舍得买。
   到了80年代,尼康、佳能开始出现在国人视野,随后理光、美能达、雅西卡、富士等相机品牌在摄影领域流行起来。
   90年代,摄影的用途变得丰富起来,摄影爱好者们纷纷把相机对准风景、人物,每逢节假日,雁峰公园、岳屏公园的摄影部就格外火热。
   后来,有了傻瓜相机,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开始买了自己的家庭相机。
   ▲摄影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图片依次为70年代、80年代、现在所使用的三类相机。
   摄影成为大众爱好
   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增至800余人
   从最初的二三十人,到现在,衡阳市摄影家协会已有会员800余人。
   衡阳市摄影家协会是由衡阳市地区摄影工作者协会和衡阳市摄影协会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合并而成,到2010年左右,会员近300人。这说明,摄影已走入寻常百姓家,大家开始把摄影当作一项兴趣爱好。
   每逢周末,摄影爱好者们相约外出采风,萱洲油菜花、江口鸟洲、洣水湿地、宝盖银杏、南岳雾凇常常被他们收录镜中,容颜姣好的姑娘、天真烂漫的孩童、饱经沧桑的老人也成了镜头里的主角。
   ▲镜头里的风景
   ▲镜头里的人物
   2014年5月,许常国从衡阳日报社退休,不久后,也卸下了连任了17年的衡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一职。从“影”37年,他亲历了相机是如何走入寻常百姓家,见证了衡阳摄影艺术的发展壮大。
   如果说改革开放40年是一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博弈,那么相机就是最好的见证者之一。在镜头的背后,除了一双双越来越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还有普通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记者:雷昕  美编:曾卉  编辑:雷嘉雯  责编:雷昕  三审:李少华)
“冬送暖夏送凉,环卫工人忘不了你们”6个“清凉屋”上线送清凉
浏阳市信访局依托结对共建平台 助力儿童快乐成长
2018年120个老旧小区“全方位”改造
邮政文物珍品巡展下月启幕 首站在津启动
高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见证②丨摄影艺术走进衡阳百姓家庭,这些事你可能不知道
中外千名旗袍佳丽亮相遂溪孔子文化城
株洲市环保局机关党委召开支部书记集中述职评议会议
覃塘区委统战部:向挂点村捐赠物资 助力精准扶贫
贾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三个举措提升稽查监管工作
翠亨新区召开2018年广东扶贫济困日重点企业座谈会
禅城中考第二批录取线公布
陈荣高出席全市打击非法电鱼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
市评剧发展促进会海港经济开发区分会成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来沪调研
贵阳市运管局专项检查中秋、国庆安全生产工作
巡视整改|看冷水滩、零陵、宁远、江永、江华等地如何出招
邵东县民营企业大型现场招聘会在黑田铺举行
《信用浙江》2017年编委会第三次会议在嘉兴召开
市政协调研组调研蒙城县“四最”营商环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