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潭商·实力·今湘潭丨大美“今”湘潭


东方红《湘情》群雕塑。
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日益增强。
智能制造水平稳步提高。
湘江两岸风光秀美。
湘潭新闻网9月20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静 摄影 方阳)湘潭,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家乡,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成员。
她拥有湘潭高新区、湘潭经开区、综合保税区3个国家级园区,辖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雨湖区、岳塘区五个县(市)区,总面积5006平方公里,总人口300万。今日的湘潭,头顶的桂冠更是熠熠生辉——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而“今”湘潭之美,远不止这些······
(一)
区位交通优越
湘潭是一座区位交通优越之城,是湖南融入长三角、泛珠三角的前沿重镇。
踞于湘江腹地,湘潭在地理上承东启西、通南达北、通江达海,是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最佳传承地之一。湘潭水陆交通发达,距黄花国际机场只有半小时车程;三千吨级货轮可通江达海;京广、湘黔、武广等铁路大动脉穿境而过,沪昆高铁湘潭站、韶山站投入运行,湘潭迈入了“高铁时代”,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潭段建成;域内高速公路达到7条,107、320国道通达所有县(市)区,近年又建成覆盖城乡、总里程达210多公里的5条干线公路,是全国地级市中公路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人文景观厚重
湘潭是一座人文景观厚重之城,以韶山为中心的40平方公里范围内相继出了140多位历史文化名人。
她拥有1400多年历史,自古以来为湖南重镇,明清时期即有“金湘潭”“小南京”等美誉,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蜀汉名相蒋琬、晚清重臣曾国藩、“国学大师”王闿运等都是湘潭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开国元勋彭德怀以及我党早期领导人罗亦农、著名将领黄公略、解放军大将陈赓、谭政等都诞生于此。这里还是湖湘文化发祥地,人文鼎盛,山川形胜。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儿童音乐鼻祖、流行歌曲之父”黎锦晖,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一、第二、第三届主席吕骥等都生于斯、长于斯。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遥相呼应,韶山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彭德怀纪念馆、东山书院旅游区等6家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昭山之“山市晴岚”为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水府庙库区被誉为“人间瑶池”,其“水府醉月”是“新潇湘八景”之一。
产业经济兴盛
湘潭是一座产业兴盛之城,从曾经的工业重镇中“蜕变”,“1+4”现代产业体系特色鲜明。
作为湖南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湘潭早在“一五”“二五”时期,就是全国重点建设的23个工业城市之一。湘钢、湘机、江麓、江南等中央、省属企业相对集中布局湘潭,华菱湘钢是全国500强企业,湘潭电机被誉为全国“电工产品的摇篮”。
近几年来,经过加强产业引进和培育,步步高集团、吉利汽车、泰富重装等先后成长为百亿企业,中部国际商贸物流城、万达广场等已落户湘潭。湘潭业已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精品钢材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等产业为支撑,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高端服务业等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三山两水一湾一园”(韶山、昭山、隐山,水府旅游区、湘江旅游带,窑湾文化旅游街区,盘龙大观园)建设和发展来势喜人,昭山城市海景水上乐园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湘潭还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瘦肉型猪饲养基地和湘莲产业基地,被称为“中国湘莲之乡”。
科教实力雄厚
湘潭是一座科教实力雄厚之城,区域内大学比较集中、科研院所多、科教资源丰富。
湘潭拥有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大专院校12所;拥有的技术品牌、技术标准、科教资源、科技创新平台等,在省内仅次于长沙。湘潭大学的智能焊接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湖南科技大学的深海装备、海洋矿产资源勘探装备,湖南工程学院的生态纺织材料与染整,湘潭电机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成套设备、大型船用推进电机,华菱线缆航天航空用超薄轻型高温导线、海洋工程平台专用特种高压电缆,泰富重装的海工装备、管带式输送机,威胜电气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及能效建模、船舶轴带无刷双馈发电机等,都是国际国内领先、产业化前景很好的先进技术。另外,湘潭还有13家博士后工作站和流动站、6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开放宜居宜业
湘潭是一座现代开放宜居之城,“引进来”“走出去”“留得住”效益初显。
湘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五大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着力打造“智造谷”,切实把区位、人才、平台、政策、政务等要素优势转化成创新优势,一大批创新技术和成果国内领先。“引进来”“走出去”同时发力,麦格纳、克康、埃贝赫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及知名企业落户,对外销售、对外投资的势头越来越好。
对内,湘潭着力建设“伟人故里、大美湘潭”,深入推进精美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交通体系全面优化,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活配套更加齐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二)
今年以来,湘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执行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发展定力、团结定力、攻坚定力、反腐定力,全市各项工作稳中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健康良好态势。
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
今年以来,湘潭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高质量发展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有力巩固了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1.1亿元,同比增长7.5%。1-7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4.0亿元,同比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财政收入130.5亿元,同比增长8.7%,全口径税收占比达到81.7%。
围绕“智造谷”“军工城”定位,湘潭组建18个产业链和16个产业联盟,实行“链长”“盟长”“行长”联动,大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工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1+4”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322.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的71.0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6.5%,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1.5%。
湘潭扎实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推进“马上就办、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深化“多评合一”改革,投资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时限由原来的60天以上缩减至20天。1-7月,全市233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51.54亿元,占全部重点项目投资的69.88%。
乡村振兴成效初显,韶山市成为全国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市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市农村耕地流转面积96.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6%。
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湘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最重的责任、最好的政绩,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于民。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69.5%。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1580元/月,居全省前列。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727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上半年为3.17万户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公租住房保障救助。
民生事业加快发展。上半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5500个。全市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415个,签约98.54万人,重点人群签约51.95万人。不断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发展的养老服务新格局,努力打造“湘潭养老”品牌。
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湘潭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将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扛在肩上,不断突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全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着力构建山清水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正风肃纪不动摇。上半年,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80件,处理116人,给予党政务处分93人;查处“四风”陋习问题186件,处理248人,给予党政务处分165人;深入推进涉砂涉矿等领域专项治理,问责处理32人,通报典型案件8起。坚持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长震慑,上半年全市共立案74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38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
执行落实不懈怠。湘潭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为主题,以践行“四责四诺”、加强执行力建设为主线,以“五联五问”大调研活动为主抓手,突出联心联情、问责问效,在“联”与“问”的过程中认清症结、找出对策、强化执行、解决问题,有力推动了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营造了谋实策、重实干、促实效的浓厚氛围。

柯桥区王坛镇依托大舜庙弘扬慈孝文化
暴力追债学生遭拘禁殴打 翔安法院昨日公开宣判一起“校园贷”暴力讨债案
两天内四个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和即将落地的创新载体项目达21个
市环卫处保障交通顺畅环境整洁
乐跑磁湖 惠民省运
天下潭商·实力·今湘潭丨大美“今”湘潭
缪瑞林专题调研口岸建设工作
大美了,我多彩贵州!
粘贴反光标识 出行更加安全
通道陇城镇:开展城乡养老保险政策宣传活动
车祸受伤致家庭困难 大丰志愿者送医到家暖人心
我市各城区开发区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实
北方大面积“气荒”谜底揭晓 中国调峰缺口近50%
遂宁市政协副主席周华赴名调研茶旅融合发展和协商民主
《湖南省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印发
海沧老广播站开通 台青声音唱响基层文化生活
平湖市发挥“三新”作用促进流动人口健康教育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行处级干部轮训开班式暨十九大精神辅导报告会
固镇县防指安排部署2018年防汛抗旱工作
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