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具有持久生命力。
准确把握我国宪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目的是通过修改使我国宪法更好体现人民意志,更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好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就要深刻领会宪法修改的时代必然、实践必要、法治必需。
宪法必须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分别进行了4次修改。这4次修改,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发展成果,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力推动和加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表明,我国宪法是随着时代进步、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由宪法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成就和经验,以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自2004年修改宪法至今,已经过去10多年了,党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重要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治论断,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和引领意义。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为的是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
对宪法进行适当修改,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党中央决定用一次全会专门讨论宪法修改问题,充分表明党中央对这次宪法修改的高度重视。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法,有利于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我国宪法应该坚持与时俱进,更好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遵循,成为国家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的活动准则。
阜国土(拍)告字〔2018〕18号
台科学家发现多能干细胞“开关”有望推动再生医学研究
我国自主研发世界首套拟态域名服务器上线运行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广州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 让基层大众享受专业法律服务
宜宾交警发布清明节路况 这些地方最堵
宪法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
3.18全国爱肝日 市西溪医院举行大型义诊
陆河欢天喜地闹新春
丹阳街道办事处“门前五禁止”效果显著
大学生兼职“网红”隐患大:信息泄露报酬缩水
孝亲敬老 这些人是我们的榜样!2018年全市“十佳敬老模范”名单揭晓
岳阳县食药工商质监局约谈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负责人
讲奉献、有作为 亮出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湖北省扶持企业上市 A股首发企业奖400万
青神县:构建三个平台 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
徐建役调研城北工业园区
靖州扣留300余辆交通违法摩托车 交警部门:公示3个月不认领的车辆将进行报废处理
“东关口”缘何能爆红宿迁人的春节朋友圈?
售卖有害保健品 枣强警方抓获销售人
蔡景灿:用爱呵护残障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