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区38条增收实招鼓了居民钱袋子

  近日,区统计局发布的溧水2018年上半年“成绩单”显示:今年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66.6元,同比增长9.8%,增幅位于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33.9元,同比增长9.7%,增幅在全省、全市位列第一。
  居民“钱袋子”鼓起来的原因是什么?今年,溧水区紧紧围绕《溧水区聚焦富民促进城乡居民增收重点工作计划》,即“富民增收38条”,将富民增收工作列入区重点难点工作范畴,推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提升。
  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
  今年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66.6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33.9元,同比增长9.7%,增幅在全省、全市位列第一,高于全省平均增幅0.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4个百分点。
  家住白马镇石头寨的村民李普伢由于车祸失去部分劳动能力,原来在家无业,去年底李巷正式对外开放,并逐渐成为南京市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李巷也增加了“李巷餐厅”等多种业态。来此观光的游客增多了,村里通过与商旅集团协调,推荐李普伢在李巷做保洁员,每个月可以拿到2400元的收入。据悉,商旅集团打造的红色李巷作为今年爆火的红色旅游地,为当地村民提供公司职员以及保洁、保安、服务员等多个岗位,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
  上半年,溧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29元,同比增长10.2%,拉动农村居民收入增幅5.8个百分点,在四大类收入中贡献最大。近年来,溧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企业开工充足,消费需求持续升温;同时,美丽乡村、民宿村、创意休闲农业的建设推动了就业人数的增加。同时,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也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推手”。今年,溧水区委区政府加大了“放管服”改革力度,激发了社会领域创业活力,催生了一批新创业主体。上半年全区新增个体私营企业3160个,其中:私营企业1345个,个体户1815个,拉动了农村居民收入经营性收入增长加快。
  重大项目牵住居民增收“牛鼻子”
  今年7月16日,溧水区2018年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竣工现场会在溧水华夏幸福科技创新产业园举行,23个产业项目集中竣工。参加现场会的23个竣工项目已完成投资126.05亿元,本年度预计完成销售收入68.23亿元,实现税收4.37亿元。
  项目的竣工投产,不仅带来政府税收的增加,也拉动当地群众的就业。
  天臣新能源溧水项目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总成及智能化高端装备,今年3月正式开工。目前其位于汇智产业园的临时生产厂房已于5月开始生产。“我们共雇佣了二十余名劳动力,很多都是当地村民。来这上班,不仅每个月可以拿到三千元左右的收入,还可以学到组装电池的技术。”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就业人员11797人,特别是规上工业企业职工薪酬增长6.8%。项目的持续投产成为拉动溧水百姓收入增加的“牛鼻子”。
  万达广场定于今年9月28日正式开业,开业后,将汇集万达影城、宝贝王、大玩家、时尚百货、大型超市、品牌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体验业态,开业后,将为当地提供几千个就业岗位。记者了解到,今年,溧水时代国际广场、溧城商业中心、悦居广场等一批服务业大项目也将相继完工。
  针对一部分适龄劳动力劳动技能不足的情况,溧水还多措并举提升职业技能,开展“送技能、送培训、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为主题的“五送”活动,做到“企业(市场)订单、学员选单、专家审单、政府买单”,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120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82人。
  “社会保障”为百姓“减负”
  今年初,溧水制定了《2018年溧水区聚焦富民促进城乡居民增收重点工作计划》,明确了“38条富民增收”硬招实举。通过经济增长,推动就业创业、培育经营主体等方式给市民的钱袋子“做加法”,还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实施教育、医疗、房租等资金减免,为百姓“减负”。
  今年1-7月份,溧水继续实施城乡居民医保20项手术住院治疗全免费,共计408人次受益,受益总金额155.9万元。对符合条件的8类困难群体共计14226人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困难人员中现有189人享受大病保险待遇,享受总金额107.6万元,大大减轻了困难群体就医负担。
  教育方面,今年溧水继续实施学前一年基本免费教育,对全区6006名幼儿实施减免政策,共减免保育保教费1159万元。对幼儿园就读的473名困难幼儿免除保教费76.8万元,发放生活补贴30.4万元;对在中小学就读的1655名困难学生免除学费等费用15.86万元,发放生活补贴157.5万元;对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困难学生也有相应减免和补贴。
  “今年上半年,溧水富民举措可以说有三大特色,拓展就业富民的主渠道,增强公共品牌的引领效应,还提升了公共服务惠民的软实力。”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通过加快打造就业、创业载体,积极优化创业、营商环境,盘活存量资产,推进精准扶贫来实现居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
  让发展成果与全体百姓共享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
  发展的成果要让老百姓共享,近年来,溧水想方设法提高百姓收入,老百姓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让老百姓享受到有温度的民生。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一年,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溧水始终把它作为自己的目标,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省第二”,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富民效应,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转化为富民成果,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富民优势。全面拓展产业、就业、创业、强农、保障、扶贫等富民增收渠道,“38条富民增收”硬招实举,每一招都内容丰富。
  此外,溧水还制定了农民增收工作意见、精准脱贫攻坚计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富民工作有目标、有标准、有项目、有措施,必将推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提升。

乐至开展2018年军事日活动烈日骄阳 沙场演兵
昆明近万家餐饮单位实现明厨亮灶
女司机只身跑长途车辆抛锚 高速交警及时伸援手
群策群力整治酒吧一条街 还居民一个清静环境
26位青年汉学家“毕业”了 他们彻底爱上了重庆
溧水区38条增收实招鼓了居民钱袋子
美丽又“聪明”南昌西站大变样
濂溪区中小学安全工作会在虞家河小学召开
东坑合唱团精彩亮相第五届东莞市合唱节
采取“五四三”工作法顺利完成全区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
廖克全主持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广东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审结
买车前去4S店试驾需要注意些什么
野三关治超行动查获17台非法改装车
助人为乐好家风代代相传
颍泉区多举措强化地下水源保护
我市开展医疗机构药品质量专项检查
台州市城市“双修”专项规划开展现状调研
洛龙区学府办事处理论学习中心组到中信重工焦裕禄事迹纪念馆参观学习
武川县通过产业发展覆盖贫困户103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