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听力 从改掉坏习惯开始


今年3月3日,是第19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在“爱耳日”到来之际,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袁宏伟提醒人们,一定要重视预防听力残疾。
今年6岁的星星(化名)是一个重度神经性耳聋女孩,家住郾城区新店镇,她出生10个月大时,因病导致耳聋,几年来,妈妈马女士带着星星四处求医,希望能治好女儿的病,但都不见效。2月28日下午,记者在郾城区聋儿语训中心见到星星时,她正在特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语言等方面的训练。“看到孩子不能跟正常孩子一样说话和玩耍,我心里很难过,当初没有注意好好治疗,现在我追悔莫及,只能通过特殊教育,让孩子尽量跟正常孩子一样生活了。”陪女儿训练的马女士看着女儿爱怜地说。
袁宏伟告诉记者,幼儿因病致聋的现象和原因很多,在给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同时,也给个人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幼儿致聋很大程度上与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耳毒性药物有很大关系,所以当幼儿生病后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注意。
袁宏伟告诉记者,此外,严重的耳鸣也会导致耳聋,但人们一般不重视耳鸣。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听力残疾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所以保护听力,首先要重视耳鸣问题,避免耳聋发生。“如果感觉耳朵里有蝉鸣声、嗡嗡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并且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这种感觉,那么就是出现了耳鸣症状。出现耳鸣后千万不要不在乎,严重的耳鸣会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短暂性的耳鸣一般是生理现象,当自行调节后就会好转,如果是持续性耳鸣,尤其是伴有耳聋、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严重耳鸣会导致耳聋。”袁宏伟说。
“‘爱耳日’马上就到了,我在此提醒大家,预防很重要,一定要改掉平时用耳的坏习惯,以有效预防听力下降。”袁宏伟告诉记者,在平时注意少挖耳朵,特别是用硬物挖耳朵;在擤鼻涕时,按住一边鼻孔,擤另一边,然后交替进行;避免或减少在噪声环境中的工作时间或娱乐时间,如果一定要待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戴上耳塞等,能有效地降低噪音;合理饮食,多吃清淡食物,不抽烟酗酒;加强体育锻炼;选择合适的耳机(最好是降噪耳机),可让使用者用较低的音量就能听清。“此外,作为家长,一定要把预防耳聋杜绝在孩子出生前,毕竟先天性耳聋、早发耳聋的原因中,基因致聋占到60%以上,因此遗传性耳聋的基因学诊断对于孕育一个听力健康的宝宝来说非常重要。”袁宏伟说。(记者 朱 红)

四月起 凤岗安监部门将开展职业病突击检查
万江分队积极开展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被毒蛇咬伤需送医 民警开辟“生命通道”
大丰收! 重庆大学斩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6个一等奖
龙岩市组织开展《宪法》《监察法》考试
保护听力 从改掉坏习惯开始
福安:打通农村快递寄送“最后一公里”
九江市民宗局长会暨民族工作研讨会在武宁召开
合肥市审计局三举措力促政策跟踪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
虞城县举办特色文化产业产品展销会
市环保局荣获2018年度中国环境报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改水改厕“改”出新生活
记最美身边人候选人高培芳
家里到处都是“荧光增白剂”?真相只有一个
打造“双创”升级版 推动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双创”活动周亮点纷呈
苏式潮式广式、豆沙水果牛肉…今年中秋,你想好吃什么月饼了吗?
移民局“只跑一次”新政 厦门出入境六大便民措施“一步到位”
聆听音符里的故事
市领导察看新区轨道交通和高速建设情况
6月1日起临沂市区最低工资标准调至173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