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中考成绩一出来,排名靠前的高分考生照例成为热点话题,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上很快传来他们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生活片段,引来一片围观和热议。这俨然已成为每年6月底我们身边的一景,今年看起来也不例外。
在一场数万、数十万人参加的考试中,能够名列前茅者当然是凤毛麟角。人们激赏于他们在应试中取得成功,好奇于他们的登顶之路,这是人之常情。尤其家长们,更是迫切地想从“别人家的孩子”的成功中找到答案、获得启迪,这样的心理也可以理解。问题只在于,面对“别人家的孩子”,我们能否稍稍多一些平常心?
几年前,我在驾校学习,碰巧与当年南京市理科第一名同学的爸爸老刘同一个师傅。老刘是位五十多岁的工程师,人很实在。谈到孩子的“夺冠”,他既感到自豪,也有些感慨:“这几天媒体上在说我家孩子学得很轻松,学习和课外兴趣两不误,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嘛。我家孩子,还不是和其他孩子一样寒窗苦读,争分夺秒地拼下了高中三年?我真担心其他家长信以为真,误人子弟啊!”老刘的感慨,现在看起来似乎并无太大改变。
从来不报课外培训班,课后经常看科幻、写小说,课余爱好一长串,平时基本不熬夜……这样的孩子不能说没有,但却与当下绝大多数孩子的真实教育场景相距甚远。如此套路化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轻松”,其实经过了传播者、当事人有意或无意的过滤甚至美化。这样的简化处理,看起来更符合普通人对于学霸们的集体想象:他们不是普通孩子,成长路径也异于常人;如此简化处理,更反衬出自己家的孩子有问题:他们不仅学得吃力,结果也难如人意。如此对比,对绝大部分孩子肯定有失公平。
面对“别人家的孩子”,家长特别需要一份平常心。有平常心,才能克服满眼的“光环效应”,不因一次考试的成功而将一个青少年捧上天,一美百美,就连缺点也俨然成了优点;有平常心,才能抑制满心的“对比冲动”,不会动辄拿自己的孩子与人比;有平常心,才能消减潜滋暗长的“成功焦虑”,为自己和孩子稍稍减一些压、舒一口气;有平常心,家长才能更多地关注和学习“别人家的家长”,更好地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得力助手。
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是人们走向成功的重要方法,但这是有前提的。对此,中国古代先贤不仅有“因材施教”的谆谆教诲,还有“南橘北枳”的善意提醒。“别人家的孩子”能做到的事情,自家的孩子未必就应该做,也未必能做到;对“别人家的孩子”适用的经验,未必都适合于、有益于自家的孩子。因此,比“见贤思齐”更重要的是“择善而从”,是以平常心欣赏他人、审视自身,从别人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有助于自家孩子成长的有益养分。(南平)
弋江区:精准救助方案出台后 已发放救助金十多万
湖口四小:真帮实扶拔贫根 精准入户暖人心
8级阵风和冰雹!这波冷空气广东全省均沾!
新建区:进农村开展用电宣传保障安全用电
鲁南制药科研带头人刘忠:科研工作不创新就是落后
以平常心看待“别人家的孩子”
宿州中院组织干警到双堆集开展爱国主教育
聚焦安岳石刻我市首次举行立法听证会
我县举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暨健康扶贫知识竞赛
知名作家戚富岗做客“周口作家大讲堂”
【农歌会】第七届中国农民歌会将于9月23日在滁唱响
宋宏伟、郑大光会见友谊县受邀嘉宾和客商
月薪数万还免费微整 ?诈骗!
加强文物保护 坚定文化自信— —访市五届人大代表、 市博物馆馆长冯桂淳
关于2018年元旦放假安排的通知
秋季开学前夕荆州交警二大队检查校车安全
自主研发 扬帆海外
乐陵一男子市区内持刀抢劫 警方两小时将其抓获
北海银滩度假区2018年春节假日安全圆满
济宁本周多云为主 最低气温8℃ 温差超1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