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川市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探索“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新模式,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实现就业服务全覆盖。系统涵盖就业服务管理、《就业创业证》管理、就业专项资金管理、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等17项就业服务内容,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效率。
二是实现经办服务网络深度拓展。按照“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建设思路,“铜川市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市、区(县)、乡镇(街道)、社区四级网络全覆盖,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就业信息网络。
三是实现电子监管全流程。结合系统建设实际,于2014年7月启用了电子签章系统,实现了业务办理过程的全流程电子监管,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强化了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全程监管。
四是实现社保数据共享互通。全面落实社保卡身份凭证和待遇入卡,并发挥社保卡“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功效,于2017年11月出台就业创业证与社会保障卡证卡合一相关规程,打通了就业与社保的数据通道,实现就业和社保数据的互联互动。
五是部分高频业务实现全城通办。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全市38个劳动保障事务所和73个社区设立了就业失业登记服务窗口,将就失业登记、就业创业证办理、一次性创业补贴等高频服务事项进一步延伸到社区。办事单位和群众办理相关业务不再受区域管辖权和户籍的限制,实现高频服务的就近就地办理。
六是就业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新突破。今年以来,对公共就业领域服务事项全面梳理,共减少填报类材料10余件,减少证明类材料77件,编制服务指南26项等,为实现公共就业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提供有力支撑。
市交通运输部门自主研发“铲雪除冰神器” 高效推进保畅工作
泽州县易地扶贫搬迁暖民心
为老党员和困难党员送温暖
东莞蝉联“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三名 连续第二年跻身前三
田阳:党性在田间地头闪光
铜川市全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绵阳交警提示:夏天来了聚会多,喝酒千万莫开车
利辛县开展“母亲健康快车”宣传义诊活动
廖克全主持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广东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审结
因环境问题整改不到位:鼎城区分管副区长被约谈
公职人员注意:这些违纪行为将从重加重处分
借贷8万玩网游还不起 25岁男子深锁房间闭不见人
周口市召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上半年联席会议
邵东县首届县长质量奖进入正式评审阶段
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再发力开办企业全流程不超3个工作日
乡村振兴战略在这里成功实施——市血液中心医技党支部体验式党日活动纪实
道里区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业务培训会
我市设立农民工欠薪应急周转金
热闹春节礼让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