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淑云:助人为乐献真情


□本报记者孟晓冬
良好的爱好能使人树立正确的目标,并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捐资助学、扶危助残、热心公益……港城楷模未淑云把帮助别人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大爱好,几十年始终如一。
“这种爱好,不仅是消费,它还是一种创造,它会裂变,会使受助的人变得自信、自强,以后也变成帮助别人的人,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未淑云说。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做好事。30多年来,未淑云无私奉献、慷慨解囊的资金近18万元,还有3万余元的实物,这对工薪阶层的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可她家中的家具、家电已使用多年,早该被淘汰了。有人不理解,可她却常说:“比我们困难的人更需要帮助,也许有的人得到帮助后,就会改变一生的命运,我多付出一点,值得!”
未淑云对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感情。1984年,北戴河区成立了第一所幼儿园。从那时起,未淑云的爱心就和幼儿教育事业联系在了一起。30多年来,每逢“六一”儿童节,她都会把一个月的工资拿出来捐给幼儿园。
多年前,未淑云从报纸上看到河北省平乡县农村四年级学生路须强,因父亲是残疾人、家庭贫困辍学的消息后,决定资助他上学,当即给孩子寄去了400元钱,并一直资助到孩子考上大学。孩子在来信中称她“妈妈”,表示一定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妈妈”,回报社会。路须强高中毕业后,考入某空军学校,开学前给未淑云打来电话,向“妈妈”报喜讯。孩子在电话中边哭边诉说:“妈妈,没有您的资助,我没有今天,我没辜负您的一片心,我考上军校了,有时间我一定去看您。”未淑云激动地哭了许久。
2005年初,北戴河实验小学学生瞿敖得了重病需要几十万元医疗费,学校和家庭向社会求助,未淑云拿出800元钱送到孩子家里。北戴河成立瞿敖救助基金会的当天,她又把500元钱送到了救助基金会。在听说燕大一学生患病无钱治疗时,她又主动捐款500元。善心爱意温暖着受捐助的学子,多年来未淑云始终在坚守。
“我不是大款,只是个普通的工薪阶层,不能给孩子更多的帮助,为了他们能上得起学,只要我能做到的,再困难,我也会助一臂之力。”未淑云说,她资助过的孩子,大部分她都不记得姓名,只是希望孩子能有个美好的未来。
除了关心教育,未淑云还长期坚持资助贫困职工家庭。多年来,每逢春节,她都要拿出2000元现金委托区民政和区残联送到特困家庭。遇到灾情,她更是积极主动伸出援手,1998年,我国南方和黑龙江特大洪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未淑云买了两套崭新的行李,又分别为南方和黑龙江捐助了1200元和900元钱;2003年抗击“非典”,她捐款600元;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积极主动捐款,虽不是中共党员却也响应号召交纳了“特殊党费”,共计5500元,并购置2套新被褥捐给灾区;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后,她又第一时间来到民政局捐出2000元。
未淑云把“爱”撒满人间,热心公益事业,在“希望工程”、扶贫济困、“母亲工程”和赈灾等各项活动中都积极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总是走在最前面。特别是对残疾人,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每逢过年过节都要到残联或残疾人家中看望慰问,每年都向残联捐款捐物。经有关部门统计仅为残疾人捐款捐物这一项就已达3万余元。
未淑云就是这样一个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人。她的爱心和高度责任心感动着每一个人,她的义举受到了多方称赞。未淑云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人大代表,被区政协评为优秀委员,她荣获市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她的事迹曾多次被各级媒体报道。面对诸多荣誉,未淑云一直在低调做着自己,奉献爱心。

空港新城秦代墓葬考古新发现 2000多年前铜剑和美酒重见天日
北京路绿化带内出现“歪树” 市民怀疑施工单位以次充好
走进新时代 舞动新生活
兴宁区 :古风歌舞显尽商埠文化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绍文带队调研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未淑云:助人为乐献真情
市妇联向全市广大妇女发出倡议书弘扬孝善敬老美德 助力全市脱贫攻坚
坚持高质发展 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分组讨论侧记
【民生沟通】S120线华阳至安流段 改建工程何时能完工?
市民宗局大力帮扶信宜古泮村
打造农家乐和采摘园 开发水上游乐项目宁艾村“试水”旅游业
随州市规划局主动“领题”快速“破题”
郧阳智慧监管400多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巴南集中签约36项目总投资713亿 精准招商高质量发展
政务服务不打烊 群众获得感更强
市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困难救助显真情 “雪中送炭”暖人心
开发区聘请首批扫黑除恶监督员
履职尽责谋发展 带头创业奔小康——记荥经县泗坪乡人大代表李锐
视频记录8楼顶民警瞬间拽下轻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