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区创新实施"四苗法"孵育乡村振兴领头雁

大同区坚持“育苗”储备、“选苗”定植、“墩苗”锻炼、“扶苗”助长,实现村级后备干部需而常备、备而真用
“四苗法”孵育乡村振兴领头雁
(王军 大庆日报记者 赵龙)林源镇新村后备干部王春生,经过党组织培养锻炼成熟较快,在今年五月份正式接任村党支部书记,短短几个月,建成了全市首个村级党员学教基地,创新实施了农民党员志愿服务实岗制;祝三乡平桥村后备干部郭庆和,带头种植无籽西瓜100多亩,作为骨干参与棚室复种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和经营,在精准扶贫和种植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建设是关键。大同区创新实施“四苗法”,推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孵育乡村振兴领头雁,实现了需而常备、备而真用,使得“王春生们”“郭庆和们”不断涌现,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问题得以根本解决。
“育苗”储备,常态管理进专库。大同区建立全区农村后备人才储备库,把优秀人才纳入组织视野,使各类能人变为后备人才。
该区扩大培育“库容量”,按每村5名标准,共储备农村优秀后备人才320人,由以往培育“独苗”变为多育“壮苗”,乡镇每两年对区域内各类能人进行一次排查梳理,发现适用人才及时纳入专库;设定培育“标准线”,在储备后备人才上设定“硬杠”,要求年龄在四十周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且至少有一项专长;拓展培育“覆盖面”,瞄准不同领域,把致富能手、农村经纪人等优秀人才列为重点培育对象,全面扩大储备范围。
“选苗”定植,择优任用到专岗。建立后备人才储备库后,大同区从中优选“壮苗”,按照每村1-2名标准,公开选任72名村级后备干部,平均年龄33岁,大专以上学历占51%,使后备人才变为后备干部。
机制活,则人才聚。该区通过“四荐三考”选上岗、“两职一任”配到岗、“推选结合”接实岗等务实举措,择优选拔一批优秀后备干部,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去年村“两委”班子换届以来,村级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占45%,一些懂管理、会经营、有技能的优秀后备干部接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会计,班子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明显优化、干劲十足。
“墩苗”锻炼,人岗相宜强专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是主战场,发挥好村干部作用是关键。大同区敢于对村级后备干部给任务、压担子,提高其基本功和成熟度,使后备力量变为工作主力。
实行上挂机关锻炼,该区分期分批安排村级后备干部到乡镇党群、经管等站所办进行岗位锻炼,通过专人帮带、分管项目、参与决策,提升业务水平;采取实践基地锻炼,目前40%的村级后备干部带头发展棚室生产、种植经济作物、领办养殖项目;进行业务轮岗锻炼,每名村级后备干部均分管多项业务,全面掌握农村各项政策的同时,拉近与党员、群众的紧密关系。
“扶苗”助长,保障举措设专项。大同区深知,村级后备干部健康成长,科学调配“营养配方”是基本保障。
为确保村级后备干部留得住、成长好,该区落实专项待遇,实行村级后备干部工作报酬“基础补贴+绩效补贴+激励奖金”的结构化补贴制度,每年区财政列支专项资金做好保障;开展专项培养,实施村级后备干部三年教育培训计划,区委组织部和乡镇采取学校+基地、理论+实践、远程+巡讲等方式,对村级后备干部每年轮训一遍;实施专项管理,建立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实行工作绩效考核制等,鼓励和支持村级后备干部健康成长。

老干部摄影协会作品展出
市林业局:内乡县林业局举办新闻写作培训会
重庆市公证云在线申办平台上线 市民在家上网就能办公证业务
孙喆: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努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省:一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长9.6%
大同区创新实施"四苗法"孵育乡村振兴领头雁
市国资委查隐患 解难题
今年清明后降雨较少 不少农户栽种的花生结果率低
市政府徐睿霞副市长一行莅临玉泉区劳动用工综合服务市场调研指导工作
天津海关销毁10吨不合格进口糖浆
清明节首日逾10万群众赴抗日山祭扫
埇桥区三八街道三八社区:清洁家园助力创城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大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荆门市钟祥朱坡村“内外兼修”扮靓美丽乡村
陶瓷园区召开打击“两违”百日大会战工作专题会
新提任县级干部集体谈话暨党风廉政知识考试举行
动真格!开车打电话、不系安全带将被处罚
市委统战部组织开展送文化到基层活动
贷款逾期不偿还 担保人失信遭起诉
大兴——认真贯彻落实市作风建设大会精神